第2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視或是保護,老頭都不可能放她一個人自生自滅。只是正巧她需要心理老師,所以這位就以老師的身份來了。
當然表面上這還是心理指導課。阿倫會從心理學角度,從她敘述中的每個人的行為、語言習慣、氣質等方面,分析他們的動機、目的、性格乃至自我意識,同時也會對關芷的反應對答進行評述。
兩人現在是處在平等地位的討論參與者。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是關芷在說,阿倫分析、提出意見,然後兩人對結論進行深化剖析,如果有分歧則會輕聲爭論。
這和研究所成員討論課題時的形式很相像,只不過人數略嫌少了些,但阿倫和關芷都十分習慣。
比如現在,關芷把自己在酒樓裡的事和奇人的任務中的所見所聞描述一遍,儘量做到客觀公正,一些涉及到自己情緒和心理的起伏就沒有說出。
人都會有不想透露給他人的一面。分析別人是一回事,輪到自己剖白自己心理,總是很難做到,尤其關芷是那麼缺乏安全感的人。
阿倫在關芷整個敘述過程中沒有一絲動容,表情認真而平靜。進入狀態的他有種難以掩蓋的魅力,引領關芷也不由自主地專注起來。
他不時在關芷停頓的間隙發問,讓關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回憶,絞盡腦汁地描述得更詳細具體一些,於是一些不經意漏掉或忽略的細節被翻出,進入兩人的關注範圍。
關芷經過兩個多月的指導,在揣摩他人心理方面算是已有小成,但身在局中一葉障目,肯定會有不及之處。阿倫的提點發問每每點到關芷沒有想到的地方,令關芷這個局中人往往有豁然開悟之感。
在阿倫的有意帶領下,關芷一次次突破思維死角,讓她如同一次次從一個狹隘逼仄的小空間跳出到一個海闊天空的大世界。
那種突破侷限、豁然開朗的感覺,令她如新入大海的游魚般肆意暢遊,放開拘束恣意暢想,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主動去打破自己的思維侷限,漸漸地習慣於這種打破死角的思維方式。
三個月下來,關芷早已不滿足於被人被動引領的模式,也試圖用自己的想法去影響對方的思維,以自己的觀點引發討論。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他們從最初的教學關係,發展到相互影響的平等關係。教學相長,讓彼此在這樣的討論中大有收穫。
一堂課裡,前幾分鐘是阿倫在帶領關芷的思維。
漸入佳境後,往往不等阿倫說話,關芷說著說著就會興奮起來,找到一個個初時遺漏的地方,然後丟擲更多的疑點和看法,讓阿倫也投入其中與之爭辯起來。兩人發散的思維和不同角度的看法相互作用影響,讓他們的大腦非常活躍,如同在頭腦中掀起一陣風暴,不住地碰撞激盪。
他們的思維極度發散延伸,跳躍極快,跨度很大。
常常一個疑點引發幾個問題,然後又結束於另一個結論並且延伸出下一個疑點,沒等這個疑點解決,他們的注意力又轉到另一個問題上了。
討論在不停提出疑問和解決問題中週而復始。
進入狀態的兩人非常專注,不停變化的問題和快速切換的角度使他們丟擲一個又一個設想。來自不同大腦的想法和論點,讓他們的思維打破僵局和死角,如同一根被拋起的弧線,一直不停上升,上升,永遠沒有最高點。
兩人面對而坐,身體不自覺往前傾,冷靜理智的表像下,是不停衝擊迴盪的思想和靈魂,迸濺出一朵朵燦爛耀眼的火花。
三十分鐘非常短暫。
當微腦提醒還剩最後十分鐘的聲音突兀響起時,關芷和阿倫霍然從焦灼的爭論中清醒過來,彼此眼中映出對方有些潮紅的臉,浮在同樣蒼白的面板上顯得有些病態。
關芷和阿倫相視一笑,自己往沙發上靠去,阿倫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