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時,紀空手才注意到龍賡的劍鋒之上赫然有一滴鮮血,雖然只有一滴,卻紅得耀眼,赤得驚心。

當龍賡輕輕一吹時,這滴鮮血猶如一枚玉珠般墜落於地,濺灑地面,恰似一朵帶血的梅花。

趙嶽山一臉茫然,搖了搖頭。

“你太自信了。”龍賡將劍緩緩入鞘:“你本可以躲過我這一劍,卻最終沒有,這隻因為你不相信自己的刀法不能擋住我這一劍,所以無論如何,你都想試上一試。”

龍賡淡淡的笑容中,似有一絲寂寞,滿懷惆悵地接道:“可惜,你錯了,普天之下,能擋住我這一式劍招的人並非沒有,但卻不是你。”

他説完這句話後,已然轉身。

在他的身後,突然傳來了“砰……”地一聲巨響,就像是一塊豬肉摔在案板上的聲音。

趙嶽山終於倒下了!

在他的眉間,多出了一點血紅的洞,這洞的位置不偏不倚,正在眉心當中,猶如傳説中的二郎神臉上的三隻眼。

趙嶽山的死,只是證明了龍賡他們取得了一時的勝利,縱觀全域性,勝負殊屬難料。

這時,一聲號角傳來,響徹長街,四周的敵人在華艾的指揮之下,開始了有規律有組織的移動,一步一步地開始縮小著包圍圈。

一個趙嶽山的死,不足以改變劉邦他們在人數上的劣勢,但在士氣上,無疑給了敵人以最大的打擊。

劉邦的臉已是一片鐵青,顯得超乎尋常的冷靜。當龍賡從他的身邊緩緩而過時,他聽到劉邦雖然低沉但有力的聲音:“保護好你的主子,我們向來路突圍。”

雖然只有一句話,卻充分顯示了劉邦的果斷、冷靜與智慧。

因為每一個人的思維都有一種慣性,認為劉邦從何處來,必將到何處去,所以敵人通常都會在劉邦的去路上佈下重兵,而忽略劉邦來時的方向。劉邦選擇從來路突圍,無疑是明智之舉。

第十卷 第十三章 驚蜇行動

龍賡微微一笑道:“漢王不必如此緊張,雖然敵人在人數上佔盡優勢,但真正的高手並不多,假如我們一股作氣,未必就不能將敵人一舉擊潰。”

“本王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擔心真正的高手還沒有出現。既然這些人是項羽派來圍殲我的,就不可能只派這些俗手。”劉邦的臉色十分凝重,仿如罩上了一層嚴霜:“本王似有預感,真正的兇險還在後面,我們萬萬不可低估了敵人。”

紀空手心中一驚,似乎也有這種預感,雖然這種感覺十分模糊,讓人一時難以確定,但兩大高手同時產生這樣的感覺,就證明並非是神經緊張所出現的錯覺。

“既然如此,我們就惟漢王馬首是瞻。”紀空手與龍賡交換了一下眼神,果斷地下了決定。

這是紀空手第一次將自己的命運與劉邦連在一起。

也叫做是同舟共濟。

對紀空手來説,這未必就是一種諷刺。

劉邦不再猶豫,集中起自己的親衛隨從,衝向長街的中心。

“呀……”踏步前行的敵人同時發出一聲喊,箭已在弦,腳步踏在長街之上,震天動地。

一聲似狼嗥般蒼涼的號角響起,在華艾的催動下,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嗖……嗖……”之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猶如和絃之音,煞是好聽。

在這高頻率的節奏之下,勁風撲面,箭矢如潮,漫天箭雨撲天蓋地而來,將劉邦這三十七人網在一片如天羅般的殺勢之中。

劉邦已然拔劍,暴喝一聲,衝進箭雨中,一標人馬如一道旋風般竄動,瞬息間便與敵人短兵相接。

滿天的長矛與短戟上下翻飛,左刺右戳,迅速將這標人馬分而割之,形成以十對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