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是,此時《庚子條約》的條款已經公佈於天下,所有大清子民都知道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子孫都被老佛爺給出賣了。氣憤之餘,看到掛著共和軍旗號的大部隊浩浩蕩蕩經過,除了那些死硬派外,誰也不會沒事吃飽了撐著向官府報告的。至於那些死硬派麼,早就被南北兩方的江湖人士給暗中控制住了,也沒有機會報告去。再說了,就算報告給官府,有幾個官府願意接受,還是一個問題呢。樹倒猢猻散,這個道理,中國人都知道。!~!
..
第兩百一十章 武清突襲戰(三)
相比起來,林宗正中將的訊息來源,顯然要比蒙哥中將要多得多了,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可能有共和國的忠實擁護者,也都可能會向共和軍提供情報。十月六日黃昏,先頭部隊趕到天津城南郊約三十公里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廣州的一個訊息。有人發現英法聯軍正在香河一帶宿營,離天津城約**十公里左右,而且,估計會繼續向天津城進發。
林宗正中將連忙命令部隊停下,叫來衛兵,攤開了地圖。從地圖上看,英法聯軍的位置離自己約八十公里左右,中間還隔著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三條大河。而且,英法聯軍情報來源不暢,不一定知道自己已經抵達天津南郊。如果自己率軍在武清一帶對對方進行襲擊的話,其效果應該相當不錯。
當然,要對英法聯軍進行襲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永定河,大清河和子牙河雖然比不上黃河,可也算是北方的大河之一。現在雖然不是雨季,三河的水流不是很急,河面也不是很寬,但想要順利渡過,也得費一番周折。以工兵營的裝備和搭建能力,在每條河上架橋都得花上五六個小時時間,要讓所有部隊透過,也得十幾個小時甚至於一天左右,如果想趕到武清一帶,起碼得三天時間才行。三天時間,實在是有點兒長了。共和軍已經趕到天津南郊,大部隊的出現,肯定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如果有人把情報送給北京的聯軍司令部,聯軍司令部說不定有辦法把情報送到蒙哥中將的和中。如果蒙哥中將有了警惕,想要取得個好戰果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他帶來的部隊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用於掩護的步兵數量不夠,沒辦法鞏固自己的戰果,而他要面對的,則是多達十萬的步兵,一不小心,龐大的裝甲部隊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可是,放著如此一塊大肥肉不吃,而選擇退入天津城,等待著對方的到來,這可不是林宗正中將的性格。林宗正知道得很,對方所帶的糧草並不是很多,走了七八天,早就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如果蒙哥發現自己已經控制了天津城,在絕望之下,說不定會縱容士兵四處搶掠糧草,將給附近地區的老百姓帶來巨大的損失。再者,他的這支部隊,可是一支純進攻的部隊啊,用來防守,大材小用不說,也無法發揮全部的戰鬥力,天津城就有可能被對方重新奪回。
不行,必須得給對方一個下馬威,林宗正中將默默地說道。以突襲的方式,把對方從武清一帶趕回香河,然後,他才可以放心大膽地退回到天津城內,並對大沽口炮臺的洋人部隊進行攻擊。要不然,以他那裝甲部隊多於步兵的部隊結構,很難利用天津的堅城進行防守。
一個想法,慢慢地在林宗正。的腦海中浮現。想要充分利用那個工兵營。工兵營一共有四個連,每個連都配備了一個完整的架橋裝置,並可以獨立地在象永定河這樣稍大點兒的河流上架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