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奪下黃淮徐泗之地,後來又打下山前諸州,又接連拿下燕、涿、易諸州,秦軍的地盤幾乎翻了一翻,人口更是猛增,超過了千萬大關,幾乎佔了大唐人口的三分之一。甚至遠超海東大國渤海國的五百餘萬民,大超草原強族契丹的二百餘萬民。真真正正的東方霸主。

今天早上,武科考試會在城外河邊考試步下功夫,包括步下射箭,以及長短兵器。

他的幾個徒弟今天照樣會去做考核評委和表演嘉賓,但卻沒有李璟的份。他得待在秦王府中,忠實的履行著他秦王的職責。“身為東方霸主。你現在需要的不是過多的拋頭露面。而是應當坐鎮中樞,總攬軍政事務。勤政,是王者坐穩王座的第一技巧。”崔芸卿不止一次的曾經對李璟勸諫。

基本上,到了現在,率兵打仗這種事情,已經沒有李璟什麼事了。他每天需要面對的不是兇狠的敵軍,而是如山似海的奏摺。為此他常常慶幸,慶幸自己組建了一個內閣。要不然,那麼多的公文奏摺都須自己批示,自己能累死不說,而且還會耽誤事情。有了那群才氣過人,名望極高的內閣學士們,李璟省了許多事情,也不用過於擔心內閣擅權。

其實相比於如今每日穿著蟒袍坐在王府中批改奏摺,李璟更希望能夠穿著閃亮的鎧甲,舉著飄動的旗幟,持槍配劍。跨策戰馬,摧鋒陷陣。為什麼要放棄自己喜歡的。而每日做在這裡,陪著一群大儒文毫學士們在這裡坐而論道,提筆沾墨,與一堆堆的奏摺做鬥爭?因為你如今是一個王,而不只是一個將軍,甚至你已經不再是一名元帥。

將軍帶兵,元帥將將,而李璟現在,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他指揮的是一群替他帶兵統將的元帥們。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是秦王,是尚書令,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是當今三分天下的東方霸主,手下百萬大軍,千萬子民。”崔芸卿說,他提醒他,“那些喜歡親征前線的君王,哪怕表現再好,其實也是在犯錯。帶兵打仗,那是元帥將軍們的事,而王,就應當居於中樞。古來有名的明君,沒有幾個是靠御駕親征打出來的。勤政愛民,這才是明君的所為。”

昨天,公孫蘭帶來了一個最新的訊息。

派往關中的軍事觀察團發回一條最新的訊息,鄭畋率關中八鎮聯軍十萬兵馬,在鳳翔岐州龍屋陂與尚讓率領的五萬齊軍大戰。這一戰,鄭畋採用秦軍小將趙衝的計謀,以自身為誘餌,設下四面伏兵,配上趙衝帶去的火藥,最終將輕敵的尚讓大敗,一戰斬首三萬齊軍首級,尚讓全軍崩潰,只帶著少數人馬逃回長安。

關中聯軍大勝!

這次的勝利很快將傳遍天下,深明天下形勢的李璟很清楚,整個天下的局勢又將要進入新的階段。

黃巢已經過了他的上升期,這支席捲天下的亂軍終於要開始走下坡路,一直走向滅亡。黃巢即將覆滅,這是必然。但隨著黃巢的覆滅,他的那些地盤,必然成為諸鎮爭奪的下一個目標。

黃巢滅亡,李唐並不會因此中興。相反,黃巢的滅亡,實際上代表著諸鎮即將開始相互攻伐,李唐真正名存實亡的日子就要開始了。秦藩在這個大浪潮來臨之前,又該做好怎麼樣的準備?

兩天前,粟特安慶、薩葛部米海萬和突鐵勒契苾璋、西奚去諸、陰山韃靼忽圖四部酋長抵達燕京,他們先後被李克用和契丹擊敗,退入陰山以北地區,最後還是李璟派人傳信給郭崇韜,讓他幫他們開啟一條通道,讓他們繞道奚境,轉入遼西,然後走遼西走廊,經山海關入北平省,最後在秦軍護送下到達燕京。

四個酋長帶來了大量部族,既有手下兵馬武士,也有將士家眷,以及部族百姓。曾是沙陀三部落的粟特族安慶、薩葛部上次攻大同兵敗,反丟了大同根基,被李嗣源殺的幾乎幾投無路,最終逃離的也不過數萬人口,契苾族也幾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