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了三艘快艇一艘輪船前往考察的目的地。
像古弘宇他們這樣對百慕大三角考察的科考隊以前也有過,所以他們的行動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最多就是看見的遊客行了一下注目禮而已。
百慕大三角位於大西洋西側百慕大群島、佛羅里達海峽和大安的列斯群島東端的波多黎各島之間。大部分位於北緯20°~30°之間,屬於北熱帶。這裡全年主要受熱帶氣團控制,盛行東北信風。夏秋多熱帶颶風,狂風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牆,還經常可以遇到海龍捲,它能把海水吸到幾千米的高空,給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陰影。
而且,百慕大三角正處在南、北美之間地殼斷裂帶的北緣,火山和地震活動非常強烈,海底地形十分複雜。
百慕大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達6000米以下的北亞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於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臺,西和西南側是靠近大陸和群島的廣闊的大陸架,南端是深達9215米的波多黎各海溝。
在古弘宇和秦教授他們前往百慕大三角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收集了非常多的資料,這裡面有很多光怪陸離的傳說,也有近代前期科考隊獲得的一些百慕大三角海域的資料。
關於百慕大三角的怪異之處,各國許多權威著名的專家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有些專家認為百慕大三角的奇怪之處,在於海洋和大氣層。此處的海洋和大氣層發出的波段與其他海洋區域不同。因此,很多船隻和飛機在此消失。衛星記錄的資料顯示在南大西洋存在地磁異常帶,這裡只存在地球內部輻射。
地球輻射帶有兩個外部輻射和內部輻射。他們到達地磁層積累高能粒子,從而防止他們侵入地球,內層帶主要有質子組成,而外層帶充滿了電子。內外層帶的形狀都像甜甜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範在分析來自衛星“探險者一號”的資料後發現了內層帶。因此百慕大三角輻射帶被命名為範艾倫帶。
這也證明了前蘇聯物理學家謝爾蓋維拉諾夫和亞歷山大的研究。科學家表示,正是因為百慕大三角存在一條地磁帶才產生了這種罕見的地理情況,他們是透過俄羅斯的三號飛船進行資料採集的。資料顯示,當出現長時間的太陽活動時,例如耀斑、太陽黑子,地球有時候會發生變化出現第三個波帶。太陽狀態穩定的時候,這層波帶會自然消失。2012年,美國航天局發射兩顆測量衛星。透過他們的測量,得到的資料顯示,該地區的粒子可以瞬間從0加速到接近光速,除此之外還發出超低速電磁波。
義大利人用一些無人認領的人造衛星來採集資料,他們發射了名叫bepposax的衛星。該衛星自1996年到2003年工作。當衛星透過百慕大三角上方時,明顯感受到輻射增強,飛離百慕大時輻射逐漸消失。
另外也有人在百慕大三角發現海底金字塔,並且後來從事實地考察之後確定了金字塔的存在。
還有根據這一系列的怪異表現,百慕大三角出現了很多學說,比如漩渦說、水橋說、海穴說、次聲說、黑洞說、可燃冰說、高壓油氣說、晴空湍流說、天然鐳射說、地磁異常說、天外來客說、時空飛越說、異常重力說、超自然力量說、甲烷爆炸說等等。
以上種種說法,每一種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們都只能解釋某種現象,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還有待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不過根據據報道,來自14個國家的28位海洋學專家於2006年4月份在百慕大三角海域進行了為期20天的考察,將生活在海面到海底4。8公里深處的浮游生物“一網打盡”。
在捕獲的數千種生物中,科學家已經對500種進行了分門別類,並對其中220多種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至少有20種浮游生物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