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夜,兩份書信分別送了出去,一個向西,一個向南。

向西的,是一份奏疏,松江距離金陵不遠,快馬送去,也就一日夜的功夫。

如今戰事又漸漸緩和下來,終於給了朱高邃喘息之機,終於讓這位大明天子不再怒急攻心,只是接二連三的失利,還有對那時局的憂心,使他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歲,昨夜又是熬了一宿,次日清早,本該去補一個覺,結果當松江的急奏傳來,朱高邃又不敢睡了,只得睜著睡眼,在這暖閣裡,招了內閣的幾個學士前來議事。

朱高邃的臉色並不好,他將奏疏給下頭的黃淮幾人傳閱,大家看過之後,都不做聲了。

奏疏裡的內容很簡單,倭國屢屢請求登岸寧波、華亭,還請朝廷准許,在這奏疏的最後,這句徐景明還加了一句,永健殿下平易近人,常說自己說的乃是華語,穿的亦是華服,對中土仰慕久已,料來,倭人登岸,絕不會滋生什麼變故云雲。

朱高邃臉色陰沉,慢悠悠的道:“諸卿怎麼看?”

黃淮不做聲了。

其他人更不敢做聲。

這事兒,難。

…………………………………………………………………………………………………………………………………………

求點月票。(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二章:情比金堅

對於朱高燧君臣來說,郝風樓是可怕的,可是倭人也未必就那麼靠譜。

現如今倭人要上岸,其實朝廷理應也該有些誠意,只是大家心裡不免有些擔心。

所以無論是黃淮,還是其他人,都不敢冒這個風險,因為假若倭人登岸作亂,那麼追究起責任起來,他們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

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什麼都不說,這事兒只能由陛下自己拿主意。

而對於朱高燧來說,大臣們不說話,更讓他難以決斷。

理由很簡單,連這些老成精的傢伙都沒有把握,除了一個不太靠譜的徐景明,竟是沒有一個人給倭兵擔保,這事兒自然也就不太靠譜了。

大明上下對倭人印象好的人不多,大抵是倭人那窮山惡水,因而許多人不得已下海為寇,這做海盜也是需要專業的,但凡是賊,都曉得要去富戶家裡偷東西,只有昏了頭的人才往那家徒四壁的人家下手。

這普天之下,最富的當然就是大明,尤其是大明東南沿海,於是乎,倭寇們就來了,雖然不至於如後世那般猖獗,可是這時不時總會有憲報傳來。

換句話來說,大明朝廷還是相信倭國小朝廷是好的,因為人家平時派使節來交好也還算勤快,壞的終究只是一小撮,可是這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至少所有人心裡都不太有底氣。

朱高燧擔心的主要問題是,假若不讓倭人登岸,會不會引發倭人的不滿。畢竟人是朝廷請來的,結果卻他孃的把人拒之國門之外。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現在大家不做聲,朱高燧只得自己拿捏了。

好在這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問題出現在徐景明的奏書上。

奏書裡寫著,帶兵的永健親王平易近人,為人溫和,知書達理,還他孃的對中土仰慕已久。這幾句話是從徐景明這等不靠譜的人口裡說的,想必是這傢伙本就是個渾人,指望他能看出人家的底細,怕是比登天還難。

可是朱高燧卻看出了一點細節。

既然徐景明這渾人對倭人的觀感如此良好,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倭人對待徐景明的態度必定也是極好的,正因為倭人對徐景明這混賬傢伙灌了迷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