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結果呢?只有老太太一個還健在。咱家爺的生母,四爺的生母,哪個活到兒子們長大的?要說這裡頭沒彎彎繞兒,打死我都不信。”
“這些事兒,你心裡知道就好。別讓人聽了去。”
“知道。你當我活膩了麼?我可不能死,我還等著孩子們出息了,跟著沾光,吃香喝辣的呢。”
“但願。”陶氏可不像她這麼容易滿足。
“肯定會的。”桂月的笑容,讓人懷疑她的面前堆滿了金銀珠寶,“三番兩次出來這些事兒,姐姐你沒感覺到麼?雖然每次都很危險,可是,咱都能化險為夷。說不定,老天爺在暗中關照咱們呢。”
陶氏默然。
回想近來所發生的,越琢磨,越覺得有幾分玄妙。
“然兒……”
後頭的話,漸漸低下去,最終模糊難辨。
釋然放棄了偷聽。
不管怎樣,只要家人平安,就好。
至於曾經發生過什麼,她不打算告訴母親。當眾人嬉戲玩樂時,她選擇了旁觀。
只有站在圈外,才能夠縱覽全域性。
第26回
她瞧見了釋賢的隱怒與濃濃的嫉妒,但是不知道緣由。
茅房裡丫頭們的私議,給了她答案:進魯王府,可能不僅僅是大太太的願望,恐怕也是釋賢的嚮往。
老太太房裡的馬婆子,是最有機會獲知這些秘事的人。釋賢又是老太太跟前的紅人兒,馬婆子討好釋賢,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說讓薑蓉當選,憑著她在繼母手下總結下來的察言觀色的經驗,說不定真能成就一番大事。
薑蓉一旦成了器,大房在楊家的地位就越發牢不可撼了。
而一旦大房掌了權,可不敢保證,她能夠像老太太那般,偏愛釋賢。
正經自己親生親養的還疼愛不夠呢。
就算自己進不去王府,也不能便宜了大房,給自己斬斷後路、留下後患。
接下來,釋然就發現了釋賢一連串的小動作,甚至包括她臉上的表情變化。
當局者迷。當釋賢和薑蓉自以為得計的時候,做夢也沒有想到,螳螂捕蟬,會有黃雀在後。
如果是這兩個人之間的鬥爭,釋然樂得瞧個熱鬧、學點智慧。可是,千不該、萬不該,她們不該把手伸向三房。
三房窮,看見好吃的點心尚且轉不動眼珠子,若說貪圖小便宜,也是可以理解的。
釋賢用隨身的小花剪剪斷了釋佩的禁步,然後藉著鑑賞他人繡活的機會,偷偷塞進了薑蓉的香囊裡。
不料薑蓉也不是個吃素的,明知自己遭到了算計,騙能夠做到面不改色、談笑自如。
只是她惹不起釋賢,於是就把釋懷當成了替死鬼。
一想到這兒,釋然就忍不住暗中磨牙霍霍。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還真是這理兒。
當然,她可不會單純地以為,這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就能解決的事兒。
打擊了薑蓉,於三房沒有任何的好處。畢竟,母親跟大太太以後幾十年都還要做妯娌。
況且,薑蓉又是新來的,與楊家並無利害瓜葛。誣她偷竊,道理上站不住腳。
而證物是萬萬不能丟失的,否則,三房就要擔上一個品行有差的惡名。有了這個汙點,清洗起來會十分地辛苦。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證物從哪裡來,又回到哪裡去。當然,不是回到釋佩那裡,而是一定要出現在釋賢那裡。
既然她是始作俑者,就應該由她承擔相應的後果。
早先一步,釋然將那三個銀蓮蓬從釋懷的香囊中取出來。在奪取了釋賢的香囊後,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