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私”,笑著應了好,讓他手下的人去打探哪裡有大雁,實在大材小用了,不過他就這一個妻子,多寵著點不會錯。

兩兄妹在商量大雁的事,姜松和鄭幼娘這對夫妻也在商量另一件事。

“五郎都要定親了,二郎還沒個訊息,鄭大夫人與我透露,說想盡快讓兩人成婚,我也知道此事事關兩家聯盟,慢不得,但沒有弟弟先哥哥成婚的道理,這得讓二郎也定親成婚才行。”

鄭幼娘滿心的憂慮,她為五郎說了一個好妻子高興,但也不想為此而委屈了二郎,一下子陷入了兩難境地。

如果是在都城,她一定能儘快給二郎相看個好姑娘,但如今在丹陽縣,能看得入眼的世家卻沒幾個,這怎麼能讓她不焦躁?

姜松安撫的拍了拍她的手,“不必擔心,五郎那是事急從權,我去跟阿爹說一下,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就先讓五郎先成婚也沒事,二郎的妻子,慢慢找也不怕。”

有丈夫這句話,鄭幼娘才稍稍放心,卻難掩憂愁,“如今想去給二郎找個好姑娘,也不知上哪兒相看。”

姜松覺得妻子有些杞人憂天,不以為然,“二郎人品貴重,能耐出眾,你還愁沒好姑娘?再不濟,你讓五娘給你收集一下七城的郡守,看看他們家裡有沒有合適的姑娘。”

鄭幼娘眼一亮,“是極,倒是把這點忘記了,可以去相看一下那幾個郡守家的姑娘。”

能在姜元羲佔領北地又不被她換掉的人,總有幾分能耐,這些人家都可以結親。

結果還不等鄭幼娘摩拳擦掌讓姜元羲打探那幾個郡守家的姑娘,姜伯君自己就找上了鄭幼娘。

“阿孃,我看中了一個姑娘,你去幫我提親吧。”

姜伯君爽快又直接,差點讓鄭幼娘一個趔趄,“你看中了一個姑娘?是哪家的?”

“我師傅家的姑娘,名喚佩玉。出自《衛風竹竿》:巧笑之,佩玉之儺。”

提起自己心上人,姜伯君眉眼柔和下來。

姜伯君已經拜了霍景山為師,管理災民一事定了規矩之後,他就空閒了下來,時常跟在霍景山後頭學手藝,一來二去的,就跟霍景山的女兒霍佩玉看對了眼。

他聽說了五弟和鄭家之事,也不用鄭幼娘為難,自己先提這件事了。

得,自己肚子裡爬出來的,鄭幼娘一眼就瞧出了他的樂意,自己兒子看中的,必定是好的,鄭幼娘也就沒去再打探這姑娘的品行,一口就應諾下來,“那阿孃明兒就去找你崔伯孃做冰人上門提親。”

第380章 資訊太多標題寫不下

對姜伯君想要娶霍景山的女兒霍佩玉做妻子,姜家給予了極大的支援,沒有一個人反對。

認真說起來,鄭幼孃的家世是比不得霍佩玉的,姜家連鄭幼娘都能接受做冢婦,沒道理會反對霍佩玉。

且霍佩玉祖上本就是世家,不過是家道中落,落難的鳳凰,仍然是鳳凰。

姜松和鄭幼娘上門提親,親事沒有什麼波折,就這樣,姜元羲三個哥哥的親事都定了下來。

而姜伯錦的妻子,是鄭晗。

這個幾乎是姜鄭兩家的共識。

鄭家既要維持跟姜家的關係,又要扶持姜家,沒有什麼比聯姻更讓人放心的。

在姜元羲這麼多嫂子裡頭,家世最好的是大嫂崔素娘,出身五姓望族的嫡長女,其次是同樣出身五姓望族的嫡女鄭依楠五嫂,家世最差的是六嫂鄭晗,但她是鄭幼孃的嫡親侄女,這是她最大的靠山和依仗,而二嫂霍佩玉雖然家道中落,但她爹是姜伯君的師傅,又得姜元羲看重,就憑這兩點,她也不會被人看低。

可以說,這幾門婚事都很好,反正看鄭幼娘天天走路都用飄的那種勁兒,就知道她很滿意。

局勢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