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的精緻。

巴圖和別闊兒分別成為委員,從李信的手中結果了嶄新鋥亮的銅印,與別闊兒不同,巴圖對此番聯盟主席一職期盼甚矣,卻一朝落空,心中失落備至,他如達木老人一般以為自己揣摩透了李信的心思,誰知他轉過臉來卻讓人捉摸不透。

如果聯盟主席一職不在手中,又如何保證土默特部的切身利益……

“巴圖委員,巴圖委員……”

連聲呼喚使得巴圖身子為之一震,是李信在喚他,連忙躬身卑聲應道:“您忠實的奴僕巴圖定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答您的再生之恩。”

巴圖在明朝這些時日,漢話沒少學,用的不管恰不恰當且不算,卻是勇於出醜,言必有漢話,以示自己的忠順。儘管與這位明朝總兵見面多次,卻仍舊不由自主的侷促與不安。

李信笑意盈盈的注視著巴圖笑道:“巴圖委員,希望你竭心盡力為蒙古大部落聯盟服務,相信有了諸位的努力,蒙古大部落聯盟恢復昔日成吉思汗的榮光也在不遠的將來!到了那時,你們都將立下不世功勳,青史留名亦不在話下。”

此話若是由其他人口中說出來,恐怕在場的諸位部落首領們將不屑的嗤之以鼻,但出自這位能征善戰的明朝總兵之口則另當別論。

立即便有人重新評判這位明朝總兵成立蒙古大部落聯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達木老人眯著眼睛坐於人群之中,目光卻一刻都沒離開李信的臉上。他的目光恨不得穿透李信的臉上的皮肉,直看進腦子裡去,弄明白他究竟是如何想的。

聽到最後,他竟不由自主的激動起來,李信描繪的未來,是他們這些蒙古人多少年來夢寐以求卻又不可得的。遙想當年的四大汗國,放眼整片大陸之上,又有哪個民族不是匍匐在蒙古人的馬鞭與鐵蹄之下顫抖與呻吟?

巴圖接過委任狀與璽印之後,再三謝恩,才畢恭畢敬的退回原本的座位上去,他對未來沒有過多的憧憬,不求稱霸漠南蒙古,只求能在各部爭權奪利之中圖存自保便已經知足。

更何況還有虎視眈眈的滿清,一直在遼東四處征伐,今日李信即便能佔有了漠南,可誰又能保證將來又能抵擋住滿清的復仇?這一點不但是巴圖所憂慮的,也是達木老人以及大部分蒙古諸部的首領所憂慮的。

第三百六十四章 烏恩襲擊

逐步首領們一輪了一陣才赫然發現,明明說好的要選出來七個委員,而今卻只有五個,於是沒被選上的部落首領便以為還大有希望,更有人裝著膽子問李信,是否還要再選出第六、第七個聯盟委員會的委員出來。

透過書辦的翻譯,李信告知諸部首領。

“部落聯盟所吸納的範疇包括整個蒙古草原上所有的部落,只要他們棄暗投明,脫離滿清,肯改過自新,便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加入聯盟。因此,剩下的兩個名額是給那些主動肯於浪子回頭的部落所留,但是蒙古草原上的部落何止幾十上百,在做的諸位作為首倡元勳,委員名額自然七有其二……”

餘下的部落首領失望之餘,竊竊私語之間又覺得這個明朝總兵似乎不是隨便說說,他果真將目光放在了整個蒙古草原之上。但是,草原上的英雄又豈止有千千萬萬,僅僅憑藉一個明朝總兵能夠達成如此輝煌的計劃嗎?

他們當然不會當面質疑,但接下來看到萬餘三衛軍精銳盛大的閱兵式之後,這種擔憂便悄無聲息的淡化了,甚至很多人又陷入了亢奮之中,就連清軍也未必有如此軍威,橫掃草原恐怕也非難事,如果抱定了明朝總兵的大腿,沒準將來會分得出人意料的戰利品也未可知呢。

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之下,有些比較有先見之明的小部落首領便請求明朝總兵也幫助他們建立一支如三衛軍那樣的鐵軍。李信自然是一口應下,但他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