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電影中有不少諷刺性的鏡頭,表現了主角富貴窘迫而詭異的狀況,的確讓人發笑。
正如林曉玲所說,《活著》的小說就是一齣悲劇,而電影把悲劇荒誕化,產生了笑果,這樣就削弱了整體的悲劇性。
兩個小時過去,影片放完,大家紛紛離開。
沒有長時間的鼓掌,沒有讚美聲,這些作家和演藝界人士顯然對這部電影不以為然,有人甚至直接和林子軒說,你的小說寫的很好,這片子拍的太差。
林子軒只能說這些作家恐怕不知道電影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小說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他覺得從電影的角度講,這部片子已經很好了。
至少有讓人看下去的念頭,沒有太過沉重,葛優的表演很到位,每一次的心理轉變都拿捏的恰到好處,這是一次精彩的表演。
「尤哥,就這種表演,你的片酬可以翻倍了。」在回去的路上,林子軒打趣道。
「不行,這次準備的不夠充分,有幾個地方沒把握好。」葛優謙虛道。
第二天,張藝謀打電話給林子軒詢問情況。
他問了不少人,結果不太理想,他似乎沒想到會得到這麼多的負面評價。
作家們普遍認為這部電影的文學性太差,就連一些導演都覺得張藝謀這次失手了,放棄自身的風格後,找不到方向了。
「我覺得挺好,拍攝手法和故事很搭配。」林子軒回答道。
「你說得對,大家可能認為我這部片子採用了常規的拍法,看上去像以前的老電影,因為風格上顯得沒想法,在他們看來,我的電影就是要在影像上有出其不意,顯然是他們的思想落後了。」張藝謀在電話裡解說道。
聽得出,他急需找到認同者,來證明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電影語言是手段,最重要的是表演內容,這一次我反著來,故意拍一部看起來挺傻的電影,這種樸素的拍法適合《活著》這部電影的風格,就不管他們了,別人怎麼說是別人的事,我們自己要有自信。」張藝謀接著說道。
這時候,張藝謀還不知道,從《活著》放映後,就有告狀信寄往總局和各個宣傳部門。
這些人認為《活著》思想反動,別有用心。
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一篇小說或者一部電影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只有人民幣才會有那種超級待遇。
當初《活著》在《百花》雜誌上發表的時候,就有人說過這篇小說的思想反動,這個詞語在九十年代以前的華國非常流行。
是指一個人的思想和社會主流意識不合拍,或者說是背道而馳。
進入九十年代,社會轉型,經濟發展成了重心,一切向錢看,也就沒什麼人關心這些了。
不過總有一部分人對此念念不忘,並認為自己是在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以衛道者自居,他們不願意看到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出現。
一旦看到類似的苗頭,就會不遺餘力的進行打壓。
這種狀況在學術領域和作家群體中尤為嚴重,這些人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話語權,在各個部門有影響力,不容小覷。
林子軒對此的態度是視而不見。
這批人覺得自己代表著正義,你不可能用言語說服他們,這是思想觀唸的不同,爭論的意義不大,他沒那麼多閒工夫打嘴仗,有時間不如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當社會上對《頑主》和《活著》進行批判的時候,他基本上都保持緘默。
在《活著》放映過了幾天後,林子軒聽到訊息,這部電影被人告了。
他起初沒有在意,覺得很正常。
這部片子涉及到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