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爾維亞磨刀霍霍,只是缺少一個開戰藉口的奧匈帝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即便約瑟夫皇帝這些年隨著年齡增長,已經失去了開疆拓土的興趣,甚至開始壓制國內的鷹派勢力,但也不可能在自己老婆被人殺死的情況下還不報仇。
哪怕是支援塞爾維亞的英法兩國,也沒想到這些傢伙居然敢這麼幹,他們千叮嚀萬囑咐,要塞爾維亞人哪怕不歡迎奧地利皇后的訪問。禮節上也不能缺了。千萬別搞出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傢伙不只是搞不愉快了,他們居然把人都弄死了。得知這個訊息後。無論英國首相貝爾福還是法國總理孔布都氣得大罵這幫豬一樣的隊友。
當然得知這個訊息後。像楊豐君臣一樣喜形於色的傢伙還是不少的,比如說德皇威廉,再比如說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前者自然就不用說了,這場刺殺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多少年夢寐以求的好機會終於到來了,至於後者同樣都快做夢笑醒了,早就對塞爾維亞垂涎三尺的斐迪南大公,終於不用再擔心約瑟夫皇帝的阻止了。
而且他伯母的死亡,對他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
奧匈帝國工業實力足以支撐任何級別的戰爭,雖然現代人們總是容易忽略這個國家,但實際上它的工業實力在歐洲名列第四,軍火工業質量水平甚至不輸於德國,斯柯達,斯太爾兩大兵工廠也是聲名顯赫,尤其是斯柯達的火炮毫不遜色於克虜伯,但奧匈帝國的軍隊卻始終無法讓它的將軍們放心。
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由一大堆小國拼湊起來的帝國,內部民族間矛盾重重,很難做到齊心協力,尤其是組成這個二元制帝國的兩個主要王國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同樣如此,但現在不一樣了,伊麗莎白皇后在匈牙利人心目中的地位遠遠超過約瑟夫皇帝,是她憑藉自己的魅力促成了奧匈和解,她和安德拉希伯爵的故事在匈牙利家喻戶曉,無數匈牙利人真誠地愛著他們的王后陛下,當噩耗傳到布達佩斯的時候,匈牙利人第一個喊出了戰爭的口號。
於是在整個國家一片戰爭的叫囂聲中,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內容很囉嗦,比如說取締所有反奧團體,當然這個反奧團體的名單,肯定是要奧匈帝國指定的,再比如塞爾維亞國王親自前往維也納和布達佩斯向奧地利和匈牙利人民道歉,再比如再次確認奧匈帝國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主權之類的,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條,把兇手交給奧匈帝國審判。
兩名刺客都被抓住,不過這兩人都還沒有成年,所以按照塞爾維亞法律,當然按照奧匈帝國法律也是肯定不能給伊麗莎白皇后償命的,根據塞爾維亞人初步審訊結果,這兩人是波斯尼亞的塞族人,之所以刺殺伊麗莎白皇后,目的只是讓世界聽到波斯尼亞人民反抗暴政的聲音。
很顯然這個結果,奧匈帝國方面是不滿意的,他們對塞爾維亞人審訊的公正性非常懷疑,所以必須由奧匈帝國來審訊。
這一點是塞爾維亞人絕對不能接受的,對塞爾維亞主權的侵犯還在其次,關鍵是人到了奧匈帝國手中,那麼肯定是他們需要什麼結果,最後就審出什麼結果的,就算真得審出這兩個刺客是塞爾維亞政府主使,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雖然原本歷史上,對普林西普的真實身份,的確有很多疑問,而且他是塞爾維亞軍事情報局僱員的可能性極大,他刺殺斐迪南大公極有可能是法國情報機構和塞爾維亞情報機構共同策劃,目的就是挑起戰爭,好把各國都捲進去,方便法國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但這一次塞爾維亞政府的確是無辜的,他們沒準備在目前這種局勢下挑釁奧匈帝國,更不可能以這樣一種對自己不利的方式。
要知道伊麗莎白皇后,在國際上可是名聲很好,她遇害的訊息傳出後,甚至就連遙遠的中國都發出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