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無所不曉,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話說當明朝終於擊敗各種勁敵之後,奪得天下之中,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直在擔心自己江山是否能夠穩固並長久地存在下去,他時時擔心有人會起來推翻它,打倒朱家王朝。話說某一日的早上,朱元璋在內殿裡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他便突然想起了什麼,趕緊宣旨召劉伯溫覲見。原來,朱元璋突然想起來,自元朝末年劉伯溫跟隨自己,多少年來,經歷大小戰役無數,可以說是用兵如神。既然劉伯溫有如此神通,倒不如要好好測試一番。如果測試透過,可以讓他對我朱明江山推斷一下。想到這裡,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下了劉伯溫入殿覲見的聖旨。

劉伯溫接到聖旨後,剛忙入殿見駕,朱元璋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劉伯溫於是掐指一算,眨了幾下眼睛回答了一個隱喻:“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之後劉伯溫繼續說道,“依臣所見碗中為一燒餅是也。”開啟一看,果然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燒餅,朱元璋也不得不為之讚歎,眼見他擁有奇門遁甲之術,於是便繼續向劉伯溫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見朱元璋這麼問,但是劉基趕緊回答說:“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要知道,在古代王朝,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隨時可能掉腦袋,因此劉基趕緊極力奉承皇帝,以圖含糊其辭,矇混過關。但是朱元璋是對此可以說是早有預料,於是便有點神色不悅,大有龍顏大怒的跡象,眼見這種情況,劉伯溫自然是不敢忤逆聖意,但是又不願以過多洩露天機,為此在回答明太祖的時候,劉伯溫用了許多的隱喻。後人把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對話記錄下來,就成了今天的《燒餅歌》。《燒餅歌》預言了明代之後近千年的歷史,如明代的“靖難之役”,“土木之變”,“宦官干政”,明代的滅亡和清代的興起,一直到今天的許多事情,其中還預測了許多今天之後的東西。前面我們也曾經提到燕王朱棣叛亂奪取帝位的靖難之役被《燒餅歌》所成功預測的情況。

全文共計1912字,用40餘首隱喻歌謠組成,是用隱喻寫成的“預言”歌謠,據卦撰詞,從一定的“象數”規律排來,涉及“象、數、理、佔”的入化應用,也是前人“觀象玩佔”的遺著,在民間流傳很廣,影響極為深遠,也很難被人理解。

尤其有意思的是《燒餅歌》不像瑪雅預言和諾查丹瑪斯預言一樣,預測人類會面臨一個世界的末日。《燒餅歌》預言未來雖然會有諸種坎坷,但是人類將會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太平盛世。關於這個太平盛世《燒餅歌》是這麼說的:“犬吠豬鳴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千言萬語知虛實,留與蒼生作證盟。”這幾句話說得非常通俗,雖然我們無法明瞭這個明君是誰,這個時代什麼時候到來,但是我們一看便知,劉伯溫最終預言將會有一個美麗文明的新世界的到來。

可以說《燒餅歌》每句答話都像一首謎語,和世界上其他著名的預言一樣,寫得十分隱諱,語句的解釋具有豐富的引申性,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解釋這些隱喻的意思。由此許多人稱《燒餅歌》非常靈驗,其中的一些預測是符合歷史事實的,但這些所謂靈驗無非是用“既已發生之事實”去套合歌謠裡的讖語。況且也並沒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這個《燒餅歌》是劉伯溫所作,此歌於民國以前也未曾見到和流行。美國一個漢學家考證這個歌謠最早來源於清代人的一個筆記之中,這可能是清末之人偽託劉伯溫所做。

《梅花詩》:傳奇人物神奇預言

《梅花詩》,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學者和易學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預言詩。《梅花詩》也是我國曆史非常著名的預言詩。《梅花詩》的神奇不僅來自於這些詩對於後世的預言,而且還在於邵雍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