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這些人都是陳海此前在西園軍都沒有見過的,看年紀都是三十歲以下的青年內宦,身穿紫袍紫甲,身後都還揹著同式樣的靈劍,竟然都是明竅境的劍修,進退步伐及氣息極為相似的,陳海猜想他們遇敵時能組織極其強悍的劍陣禦敵。
陳海在潼北府也聽說帝君是在燕然宮一群內宦近臣的協助下,才重新修成道丹,但燕然宮裡突然冒出這麼多青年好手,他的心裡還是極其震驚。
除了十數內宦劍侍外,還有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宦官,陪同文勃源一起回來,大概是進院子就聽到陳海與顧老在議排兵佈陣之事,文勃源進門就哈哈笑道:“顧大哥隱逸蘭院多年,大概也是第一次棋逢對手,遇到能長聊如此之久的小友吧?”
“你們回來了。”顧老自己說是文府的管事,看到文勃源與另一位中年宦官走進來,卻也不起身相迎,只是微微頷首,就當是回過禮,看得出他在宮中的資歷極深,說是文府的管事,準確的說更應該是隱居在這裡。
陳海這時候卻是不能拿大,與吳蒙、齊寒江、蘇綾連忙站起來,給文勃源及另一人行禮。
“我是黃門侍郎張忠,”那人也不需文勃源替他介紹,給陳海回禮時,就直接自承家門,笑著說道,“勃源贊你有用兵之才,我們這些燕然宮裡的老人,耳朵都聽得起繭子了,勃源也力主要在宿衛軍力推你的治軍之法。仰慕已久,特地趕過來相見,還望宿衛將軍不要怪張某太唐突了。”
論品秩,宿衛將軍與黃門侍郎相當,但陳海看張忠竟然也是道丹境修為,站在那邊予人深淵翰海、深不可測之感,心知張忠必是燕然宮受益天帝信任的嫡系近臣,帝眷正隆,絕非他這個還需要投靠文勃源才能保性命的宿衛將軍能相比的。
認真說出來,文勃源也是出身燕然宮的內宦,還是益天帝西征之時,才分派到英王贏述身邊擔任散騎常侍,未曾想竟成為帝君最終贏得帝權之爭的一招妙棋。
現在聽張忠與文勃源都是燕然宮老人自居,陳海心想這位顧管事,雖然修為沒有踏入道丹境,但文勃源、張忠都以“大哥”相喚,想必在燕然宮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第二百一十章 新職務
這邊是文勃源的一處別院,沒有那麼多規矩可講。
顧老似乎不願意參與世俗事務,只要要陳海得閒可以過來找他喝喝茶、聊聊天,就起身離開了,到後院伺弄花草去了。
陳海這些年雖然在燕州博覽群書,但時間畢竟有限,各方面的學識積累都有欠缺,跟顧老暢聊一天,所得極多,自然不介意過來喝茶聊天的。
這會兒,文勃源嫌屋裡地方狹仄,招呼大家到外面寬敞的院子裡坐下,就直截了當問及陳海將來的打算:
“你說要辭去潼北大倉司丞的官職,我這些天都忙於其他事務,都沒有機會找你過來好好聊一聊,你現在說說,你到底有什麼想法?”
陳海心知他拒絕董氏婚約之事,應該早就傳到文勃源的耳裡,心裡就覺得滑稽好笑,他以往千方百計的要想擺脫文勃源及十九王贏述的控制,這會兒卻又自投羅網來了。
不過,他有拒絕董氏婚約在前,心想只要文勃源不知道他們與董潘在車裡的秘談,此時就會更信任他,陳海說道:“陳海推去俗世之事,是心念修行,然而世事唯艱,實在是想不到簡單一件事背後會有如此多的纏繞。陳海此時該何去何從,一時間也茫然無措,特意過來找文大人,也是希望文大人能幫陳海拔開眼前的迷霧。”
文勃源對陳海此時的態度是極其滿意的。
文勃源一時間也沒有想到武威神候董良的兩個兒子,世子董疇與秦穆侯董壽之間的關係竟也是如此的微妙,心想陳海都不惜激怒秦穆侯董壽,也要拒絕董氏婚約,那陳海此前寫信跟他說想辭去潼北大倉的職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