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大意了。香姐,魔君,勞煩你們立馬動身趕往光暮城。”
鄭崢把事情簡單明瞭說一遍。
桃香兩人終於明白,也是吃驚道:“你是說他們的目標還包括光暮城?”
鄭崢嚴肅道:“十有**錯不了,我會讓飛鵬馬上回天府,並且讓素貞姐帶高手支援你們。”
事關重大,若是光暮城出現什麼閃失,特別是契悅跟鄭容,那事情就大條了。魔君沉聲道:“那好,本君馬上動身。”
桃香芳心忐忑,很是擔心鄭容安全,也不多說,就跟魔君離開山城。臨走時,他提醒道:“三真,你也要注意安全,恐怕這駟馬州也不太平。”
鄭崢露出寬慰笑容道:“你們還是多考慮到光暮城後的處境吧,我這裡不用擔心。記住,若事不可為,性命第一。”
桃香點點頭,她知道鄭崢塔裡渡劫大妖不少,應該出不了什麼問題,轉身離開。見她們走後,鄭崢也二話不說召出飛鵬,把它放飛長空,隨後就消失不見。(未完待續。)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戰火燎原
光暮城的局勢,遠比鄭崢意料的還要糟糕。
當桃香、魔君趕到時,整座城池已陷入巨大漩渦之中。
悅王無緣無故重病臥床,大公子契英臨危授命,又得悅後支援,開始親臨政事,並且頒佈一連串讓人瞠目結舌的政令。更奇葩的是,起碼有大半以上王公大臣附和贊同,認為這是良政,應該得大力推廣。
首先,第一刀就砍向軍部。
對於既定的軍事策略進行重大調整。準備召回在外征戰八十萬精銳大軍,並且削減至三十萬常備軍,準備偃旗息鼓,馬放南山,刀兵入庫。所用理由是因為常年征戰,戶籍十去九空,並且國庫空虛,錢糧不足,百姓怨聲載道。
其次,為了權力聚中,統一調配,開始加強對附屬國控制,財政不在是寬鬆定量,而是全面提高上繳國庫比例。這樣一來,光暮財政是得到緩解了,但附屬國不滿之心,卻日益凸顯。
第三,之前為了權力更迭,更好控制諸侯,悅王、鄭容都會把原城主,或者嫡親長子孫軟禁在光暮城,雖然有一定自由,但不能回原地。但這一次,為顯示大太子廣闊胸襟,雖未大赦南瞻,卻打算把這些風雲人物給放回去。雖然有人反駁,說把這些諸侯王放回去,無異於放虎歸山,蛟龍入海,但契英根本不聽,反抗無疾而終。
各種定冊林林總總有七八條,但這些,都不及最後一條來的勁爆。
大公子契英,準備立國了!
擬定國名為暮龍帝國,改光暮城為龍城,拜悅王為光武大帝,立自己為大太子,訂三公九品制,建帝龍宮……
這條訊息一出,光暮譁然,朝野振奮,百姓激走相告。而大堂上,竟然有超過七層以上文武大將贊同稱善,並且阿夷奉承,歌頌如潮。似乎立國一事,已經水到渠成。
唯有少數幾位有識之士,洞若觀火,慧眼如炬一眼就看透其中的危機,朝堂上力爭苦勸,卻依然無果,最終只能黯然回府,緊閉家門,謝客不出。
要知道立國一事,干係重大,牽一而發動全身。
光暮城真做萬全準備了嗎?
特別是在大義上,一旦立國,叛賊名字徹底安在頭上,那是一輩子也洗刷不淨。當年悅王契垢也只打著“立君側,斬判黨,平諸夷”的口號而已。
但是輿論漩渦已成,立國似乎已勢不可逆。
對於這些王朝政權,桃香、魔君感悟明顯不如鄭崢深刻,他們也不太把這些當成一回事。眼下最關心的,是鄭容失蹤一事,到底是被抓還是已經身死?還有,悅王是真病倒了,還是被人控制?
這是兩人必須解決的問題。
當天夜裡,桃香、魔君打算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