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不著德軍來圍剿他,蘇軍的軍事法庭,將會第一個找上門來。
面對德軍從三面對布多戈希的圍攻,楚思南並沒有從別的方向上抽調兵力組織防禦,相反,他還把原本就陳列在南郊的三個預備隊師中的兩個,南撤了一公里,最終撤到了伊門河南岸構築防線。與此同時,把主要的炮兵部隊,也都撤到了那一區域。
而在負責布多戈希防禦的戰線上,僅僅存留的就是原本的一個半師,以及後來補充上來的一個預備隊師。這兩個半師的兵力說少不少,說多可也不多,主要是同德軍的合圍部隊相比,這兩個半師就顯得過於薄弱了。
楚思南並沒有想要在正面的戰場上做出多大的成績,他看出德軍對布多戈希是志在必得的,而且他們在兵力上也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在裝甲部隊的配備上,這一線蘇軍根本無力抗衡。
在這種情況下,楚思南做出了一個令他自己都為之後怕的決定,那就是用自己的兩個半師作為代價,同德軍的合圍部隊玉石俱焚。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楚思南就必須要充分利用炮兵的火力,以及航空隊的轟炸。航空隊這方面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別洛耶湖區方面軍的下屬航空隊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擔當起小批次的轟炸任務還是沒有問題的。最重要的是,他們由後方的沃洛戈達基地起飛,直到飛抵布多戈希上空,也僅僅需要四十分鐘的時間,這在時間上同德軍相比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楚思南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炮兵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有兩個方面:第一,兵員從何而來,第二,如何做好隱蔽。
兵源問題自然不必說了,楚思南不是神仙,他沒有撒豆成兵的本事,不可能憑空變化出一支實力雄厚的炮兵部隊來。不過好在的是,科涅夫的西北方面軍就在他的陣線後方,而隸屬該方面軍的一支炮兵部隊,正好集結在上沃洛喬克,那裡距離布多戈希並不算遠。如果能夠有效的佈置,那麼相信這支炮兵部隊,可以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在楚思南所需要他們出現的位置上。
既然有了兵員,那麼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隱藏了,這一點上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楚思南雖然大膽,但是他並不狂妄,他絕對不會把德國人的前線指揮官看作是傻子,更不會把赫赫有名的屈希勒爾看成傻子。
如果炮兵隊伍的行進以及佈陣不能做好隱蔽工作,那麼一旦被德國人的飛機發現,敵人的指揮系統很快就會判斷出自己的某種作戰意圖。即便是他們推測不到,那出於安全考慮,相信他們也不會放任自己把如此大規模的炮兵陣地,安安穩穩的佈置在如此接近布多戈希前沿陣地的位置上的。
為了能夠做好隱蔽,楚思南著實花費了一番心思,他在給科涅夫發去的求援電報上,明確要求前來馳援的炮兵部隊,務必把他們的炮車完全刷成白色,同時,儘量做好行進間的隱蔽工作,提防德國人的飛機偵察。
就這樣,經過為期近三天的佈置,楚思南的計劃在佈置方面已經基本完成了,就在大約兩個小時之前,從西北方面軍趕來的兩個炮兵旅,也及時地進入了陣地。至此,在布多戈希以南的伊門河一線,蘇軍陳列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炮兵陣地,其中各式火炮,總計九百四十七門,足以實施一場較大規模的炮火攻擊了。至少來說,可以把布多戈希城翻個底朝天了。
當然,僅僅佈置好了炮兵的所在還不算完,在布多戈希城內,還需要有吸引德軍兵力的因素存在,而這個因素,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炮灰”。毫無疑問,如今,這個炮灰的角色已經有人扮演了,他們就是至今仍舊駐留在布多戈希城內,頑強抵抗德軍圍攻的兩個半師。
從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