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遷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轉眼就是年底,河北的旱災仍未解除,乾冷乾冷的,沒見一片雪花。
關中也是如此,魏山的千餘人連喝水都是問題,需要從河東輸送,以維持基本需求。
不過好在中原的旱災解除了,大雪紛飛,明年應該是個好年景。
別的都好說,唯獨水源越來越少,幾萬大軍回返鄴城,壓力陡然增大。
運河斷流,沒有漕運,糧食轉運開始艱難起來。
“河北大旱不知要持續到何時,供給困難,朕欲遷都洛陽,諸位如何?”李躍與常煒、崔宏商議。
照例讓太子李儉旁聽。
常煒沒開口,崔宏拱手道:“洛陽殘破,不堪為帝都,鄴城自羯趙以來便是國都,輕易遷都,只怕人心震動。”
“震動?氐秦覆滅,北國行將一統,何人敢動?”李躍望著崔宏。
崔氏儼然成了大梁第一望族,在河北樹大根深,盤根錯節,自然不希望遷都洛陽。
“遷都之事,利國利民,臣以為可行,洛陽居天下之中,左控關東,右挾關中,北抵並代,南俯荊揚,四方有事,大軍水路並進,旬日可定也。”常煒思索一番後拱手道。
都城一般都要控制儘量多的地域板塊,鄴城離關中、荊揚太遠。
“朕去過洛陽,宮殿都是現成的,略微修葺一番就能用。”
李躍原本想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不過這場旱災看不到盡頭,鄴城飲水困難,遲早都是要走的,乾脆藉著攻滅氐秦的武功一步到位。
理由、契機、時機全都有了,拖延下去,反而夜長夢多。
而且鄴城也沒多少百姓,只剩下黑雲軍家眷,遷徙起來也方便。
崔宏掃了一眼常煒,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李躍,“將士們的分田皆在鄴中……貿然遷徙,只怕將士們會有所不滿。”
李躍倒是沒想到這一層。
遷都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須平衡好。
誰知常煒笑了一聲,“今歲鄴中大旱,赤地千里,將士們的封田盡數荒廢,洛中良田萬頃,北有河內,西有河東,南有南陽,東有潁川,難道還怕沒田分給將士?”
崔宏雖然聰慧,但薑還是老的辣,常煒當年便是李農、冉閔麾下的重要謀士,這幾年雖坐鎮尚書檯,智謀不減當年,幾句話就讓崔宏啞口無言。
表面上是皇帝向兩個臣子問策,實則是三股勢力在角力。
李躍代表皇權,崔宏代表河北士族豪強,常煒代表勳舊。
在遷都一事上,勳貴利益跟皇帝是一致的。
李儉睜大眼睛,望了望李躍,又看看舅舅崔宏,滿眼迷惑之色。
“不錯,洛中可不止一座洛陽城,加上河東與河內,足矣給將士們封田。”
換做其他時節,或許有些難度,但眼下大旱,鄴城周圍的田地顆粒無收,看這架勢,明年估計還是旱災,遷都洛陽,恰恰照顧到將士們的利益。
洛中、河內、河東、南陽、潁川水土肥沃,都是糧倉之地。
“臣附議。”崔宏知道無可更改,只得同意。
“那就事不宜遲,尚書檯審議此事,制定搬遷事宜,三日後宣之於朝。”
河北的旱災刻不容緩,幾十萬人窩在鄴城缺水喝,是一件無比可怕的事。
還有李躍這麼多年積累的十餘萬匹戰馬,比人還金貴,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渴死。
兩人散去,李儉才問道:“父皇要遷都,一聲令下即可,為何要詢問他們?”
李躍正色道:“皇帝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做任何事都要得到大臣們的支援,方能推行下去,比如此次遷都,如果沒有這場大旱,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百姓在這裡生活了幾代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