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幾本書今天都投了一百多票了,票數就象吃了大糞莊稼,噌噌往上長啊!

求月票!真心求月票!兄弟們,請給予你力所能及的支援吧!。

(未完待續……)

第499章 必然出現的裂痕

******

“報,王爺,滕吉泰的部下又出去搶掠了”

親兵匆匆進來並報,多鐸不禁大怒,冷喝道:“來啊,把滕吉泰給綁到本王賬下,快去!”

“喳!”

“且慢!”寧完我大喝一聲阻止親兵,轉頭勸多鐸道,“王爺請息怒”

“息什麼怒,本王三令五申,滕吉泰這廝竟敢把本王的命令當成耳邊風,一犯再犯,本王今日不辦他,今後本王這軍令還有人聽嗎?”多鐸暴跳如雷,殺氣騰騰,提刀便要往外走。

寧完我一看多鐸這架勢,連忙上前拉住他道:“王爺,你說的下官都理解,但如今軍中缺糧,情況特殊,士卒們一日三餐都吃不飽,滕吉泰大概也是為了安撫手下的兵馬,才不得不抗命行掠。王爺,此事還是先問清楚再說,要是就這樣拿滕吉泰問罪,只怕蒙古各部會就此分崩離析啊!”

寧完我的話,如同礌石一般重擊在多鐸心頭上,讓他心頭一痛,神色劇變。

因為治下民變不休,無論是多爾袞還是多鐸,都一再下令清軍不得再隨意搶掠,希望透過此舉安撫好百姓,發展生產,增加國力,唯其如此才有立足中原、殲滅秦國的希望。

但滕吉泰卻一而再的的抗命,縱兵搶掠,如果是第一次,還能說什麼念你初犯,且饒你一回,下不為例的屁話。

但現在滕吉思已經是第三次抗命了,如果再不法辦,今後誰還把他的軍令當一回事?

但正如寧完我所言,真辦了滕吉泰,恐怕蒙古各部會因此離心離德,甚至可能導致大清與蒙古的聯盟分崩離析。

蘇尼特部原遊牧於張家口以北一帶,後遷至杭蓋依靠哈拉哈一帶。天聰九年,其濟農叟塞、貝勒滕吉思向滿清稱臣納供,皇太極封叟塞郡王,主右翼,滕吉思弟滕吉泰郡王,主左翼。

而蘇尼特部原是察哈爾諸部之一,與同屬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阿巴嘎,喀爾喀諸部關係密切。

若是以前大清實力雄厚的時候。辦一個滕吉泰也就辦了,但現在,大清實力大損,蒙古各部本來就已經有些三心二意了,這個時候一但法辦滕吉泰,將不光是蘇尼特部會出問題,只怕烏珠穆沁,浩齊特,阿巴嘎敖特克幾部也會反叛。

這辦也不是。不辦也不是,多鐸一腔怒火無處發洩,恨得一刀劈在帥桌上,嘭!帥桌被劈成兩截。桌上的筆墨灑了一地。

這世上的事,往往就這是樣,越窮越見鬼,越冷越翻風。多鐸正要調兵南下。收拾螯拜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不想滕吉泰又鬧這一出。讓他真個是焦頭爛額。

“寧學士,你說,怎麼辦?”多鐸額上青筋直跳,虎目中殺氣不減,彷彿寧完我想不出好辦法,立即就會拿他開刀一般。

寧完我頭皮有些發麻,很努力很努力地思索了一下,說道:“王爺,不如就讓滕吉泰戴罪立功吧。”

“戴罪立功?怎麼個戴罪立功?”

“王爺不是正要去征討拒不聽調的螯拜嗎?就讓滕吉泰去吧,滕吉泰若是能拿下螯拜,也算戴罪立功了,若是不行,到時再治他的罪,性質一變,蒙古各部也就說不出什麼來了。”

說得好聽,什麼戴罪立功,這分明是放滕吉泰這個刺頭出去搶掠,不過這樣處理,總好過直接治罪滕吉泰的抗命之罪。

多鐸狠狠地吐了口吐沫,暫時忍下了這口惡氣,接受了寧完我的建議。他將滕吉泰招來,劈頭蓋臉地臭哭了一頓,然後下令他率領所部兩千人馬南下穎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