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厲兵秣馬,大戰在眼前!(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的勝負?首領言過其實了吧?”
李密說道,“我可一點也沒誇大秦瓊的關鍵之處。此人不在於武藝多高強,俠義之威名。關鍵在於,此人乃是南陳名將之後,熟讀兵書,最會用兵。當年楊玄感十萬大軍直逼洛陽,宇文成都和並肩王先後迎戰,均未殺退楊玄感,是秦瓊奉張須陀之命,馳援並肩王,獻上水淹七軍的妙計,大敗楊玄感,解了洛陽之圍,皇上贊其忠勇,加封他秦瓊為武衛將軍。”
徐世積說道,“不錯,當年張須陀率軍北上剿滅盧明月的叛軍,就是那秦瓊千騎劫營,拖住叛軍主力,讓張須陀趁機殺回,兩面夾擊,以少勝多,大敗盧明月。”
李密說道,“所以,張須陀率兵征討我們之時,幸虧秦瓊念及舊情,未跟隨張須陀出征來到瓦崗山,否則的話,遭到慘敗的,可能就是我們瓦崗軍。”
徐世積說道,“所以首領才會說,秦瓊是我們和楊林勝負的關鍵。如果秦瓊成為楊林的得力戰將,統率人馬前來,我們難以取勝。如果秦瓊加入我們義軍,憑著他了解並肩王的秉性,一定可以幫助我們獲勝。”
謝映登說道,“你要說秦瓊成為楊林帳下大將,那我相信,但是妄想秦瓊助我們和楊林為敵,那怎麼可能?他是楊林的十三太保,楊林收他為螟蛉義子,天下皆知,怎麼可能來幫助我們和他義父為敵呢?”
徐世積說道,“首領說的不是沒道理啊,這一切皆有可能啊。他能不助張須陀,就也有可能不助楊林,其中原因,不外有三。”
李密衝其微笑點頭,說道,“說來聽聽。”
徐世積說道,“第一,秦瓊與楊林有殺父之仇,雖然大量事實證明,南陳名將是遭南陳奸賊背叛,導致兵敗,秦彝誓死不降,自盡身亡。但是,楊林卻是雖不殺伯仁,伯仁卻是因他而死,秦瓊始終無法為此事釋懷。”
李密點頭,大家也紛紛稱是。
接著,徐世積又說出另外兩個原因,更是讓大家折服。
這正是:大丈夫立天地間,自古忠義兩難全。
忠君報國君王事,罔顧蒼生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