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以為她只是個凡人女子,便救了她,後來聽說她是妖精,已經吃了六個和尚,都是先騙奸後吃掉,第七個若不是孫悟空,肯定又被她先奸後吃了。所以唐僧害怕,不敢與她發生關係,否則有可能被吃掉。

還有杏仙一回,沒有半點害他的意思,唐僧也不敢答應。為什麼呢?杏仙對唐僧低聲悄語:“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幾何?”可是,旁邊還站著六七個大男人看著他呢!都紛紛勸唐僧快快答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唐僧是真君子,還是假君子,都是不可能答應的!

最後一次玉兔精要和他成親,剛一見面就被孫悟空破壞掉了。

在取經路上的這14年,可以說,唐僧並沒有桃花運,也沒有破色戒。在這一方面,既不是因為唐僧有定力,也不是因為唐僧的器官功能有問題,而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具備導致的。

只有女兒國一回,唐僧表現的非常堅定,是他自己主動放棄的,(但不能保證唐僧成佛後不去找她)唐僧一心要去取經,他說:我在這裡貪圖富貴,誰去西天取經?那不望壞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看起來好象是為了皇帝,可他一去居然是14年,唐太宗正等著他把經取回來好做法事解災,但他並沒有把皇帝放在心上,兩三年的路走了14年,這就說明:皇帝究竟是死是活,他不會太在意,他取經不是為了皇帝。而是為了自己能成佛。只要他走到了就能成佛,所以遲一天早一天沒有什麼關係。

作為一個出家人,最基本的要求有5條:不殺,不盜,不誑,不淫,不酒。這五戒唐僧破了四戒,只有不淫真正做到了。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因為不殺生,不偷盜,不誑語,不飲酒這四條,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而要求禁止性生活,禁止性幻想,則恐怕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難於做到的。所以,作者有意把唐僧寫成這樣一個怪人,正常人能做到的,他做不到,正常人不能做到的,他做到了。要想成佛,就不能把自己當人。

其實,唐僧破不破戒,和他能不能成佛沒有關係,決定權只在佛祖一句話。他擔心破了色戒不能成佛,可是作者偏偏把許多妖怪神仙寫成是有配偶的,這就說明有性生活也是可以成仙成佛的。

作者更妙的是,女性要想成仙,還必須得破色戒!女性極難成正果,無論怎樣修煉,就因為你是個女的,你就成不了正果,如果這個女性上進心很強,一定要成正果,那怎麼辦呢,不是像唐僧這樣經歷八十一難,而是把自己的身體奉獻出來,送給唐僧這樣能成佛的高階人員配合,還得看人家願不願意要。

西遊記中有兩位女性要和唐僧交配的動機是為了成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在西遊記中級別是很低的,孫悟空就是太乙金仙,他成仙的根本標誌是封弼馬溫時授予的“仙籙”,所以太乙金仙的級別大概只在弼馬溫這個位置上。

唐僧,眼看就要成佛了,有成仙這種進步思想的女性要是不和唐僧這樣的人交歡配合,那麼,永遠也成不了仙,沒有第二條路。

(62)沙僧為何不賣力

沙僧給人的印象就是個沉默寡言的老好人,取經走了十四年,基本上就沒他的什麼戲。這不免令人生疑,他究竟真的是個老好人還是假裝出來的?

如果他是假裝出來的一個老好人,那麼,他的動機、目的就是想透過偽裝手段混進取經隊伍,在裡面搞破壞!可是,西遊記看到結束,也沒發現他使壞,那麼,在這部小說中,就只能把他定位成:真的是個老好人。

在取經隊伍中,沙僧的工作任務和孫悟空、豬八戒是一樣的,負責消滅妖怪,保護唐僧,使取經隊伍得以前進。

可奇怪的是,沙僧居然沒立功,一個大妖怪也沒打死,功果對於他來說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