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八年九月,《高宗實錄》卷201。
'55' 乾隆九年二月,《高宗實錄》卷211。
'56' 於此也不應有太大的誤解,毋寧說皇上是把這想法深深埋在了心底,參見乾隆六十年四月丁酉,策試天下貢士,制曰:“朕以唐虞三代之心為心,以唐虞三代之治為治”。
'57' 原信署為乾隆二十年(1755年9月28日 '58'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第四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頁141—147,感謝魏淑民同學提供了這些資料。
五、無奈與失落
14。盛世之累
當是之時,中國正處於“康乾盛世”:“至矣哉!自唐虞三代之盛,未有過於此日者。洵足光列聖之貽謀,而永裕萬年之福祚者矣”。'1'
自三代以來,類似的“盛世”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可惜的是,即使是在“盛世”,在實際生活之中,仍有許多難以令人滿意之處,足以成為“盛世之累”。乾隆初年,雖曾力行寬仁之政,祛除弊端,但不久就發現,舊的問題未能徹底解決,並不斷有新的問題發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乾隆元年正月丁酉,命督撫務休養、戒廢弛,諭曰:
累民之事,往往而有,無怪乎民多不得自安其生業,而朝廷之德施,終不能盡致閭閻於康阜也,如催徵錢糧,而差票之累,數倍於正額;拘訊訟獄,而株連之累,數倍於本犯;抽分關稅,而落地、守口、給票、照票,民之受累,數倍於富商巨賈。至於查拏賭博、黃銅,以及私宰、私鹽之類,胥役營兵,因緣為奸,佐貳雜職,橫肆貪酷,一案而化為數案,一人而波及數人。如此等者,不可列舉。
二年七月戊子,戶部議覆:乾隆元年七月議準御史蔣炳奏陳漕弊案內,通飭有漕各省嚴革蠹役留難刁蹬,踢斛淋尖等弊。乃甫及一年,給事中馬宏琦又奏有浮加斛面,自一指、二指、以至三指等弊。
閏九月庚申,戶部右侍郎趙殿最奏:州牧縣令、守土之官,出境迎送上司,前奉世宗憲皇帝嚴切申禁,載入則例。今臣奉命查勘直隸河東等處河道,所過地方,知府牧令,每於數十里外迎送,曠廢職守,莫此為甚。嗣後正印各員,非有公事傳詢,不得輕率出城。
乾隆四年三月戊午,諭:
朕訪聞得各省營繕修築之類,其中弊端甚多,難以悉數,或胥役侵漁,或土棍包攬,或昏庸之吏限於不知,或不肖之員從中染指。且有夫頭扣剋之弊,處處皆然。
即如挑浚河道一事,民夫例得銀八分者,則公然扣除二分。應做工一丈者,則暗中增加二尺。或分就工程,用夫一千名者,實在止有八九百人。以國家惠養百姓之金錢,飽貪官汙吏奸棍豪強之溪壑,其情甚屬可惡。
六月乙酉,諭:
廣東征收糧米,支給本省兵食,名為兵米,聞向來州縣官,皆折收銀兩。每一倉石,照時價多收銀六七錢至加倍不等。收銀之後,另買稻穀,碾米給兵。其買谷,或派富戶,或派米鋪,每石又照時價短髮一錢,或數分不等。甚至有富家希圖結交,因事請託,並不領價者。似此一出一入之間,多收少發,小民何堪賠累之苦。
六年六月,署兩廣總督王安國奏:乾隆四年奉旨查辦廣東征收糧米之弊,至今各項陋規,總未革除。請嚴飭廣東各官兩年來奉行不實之罪,徹底清查辦理。
乾隆五年三月,河南巡撫雅爾圖奏:現在豫民之累,如上司經臨過往或州縣公事下鄉,一切夫馬草料,皆令鄉保供應。非苦累被事之家,即科派村鎮之內。再如使用工匠伕役,向有當官名色,每日止給以飯食之資,令其供役。又如州縣買辦米、薪、布、帛各項什物,不問時值,止給官價,虧短實多。再驛站草料,派令承應,僅給半價,複用大斗大秤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