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利在和遠東海戰之後,越來越脫離三國同盟,而奧匈帝國正在瓦解,遷延下去,今後的德國將沒有盟國,德國甚至認為戰爭迫於眉睫。
不過那個時候卻爆發了桑給巴爾問題,隨後在遠東的致命一擊之後,德國不但損失了在非洲三大地區之一的坦尚尼亞,同時非洲其餘各地還遭到了英、法、葡萄牙三國的侵入,著讓德國集團不由火冒三丈,但是在面對眾人敵人的同時,德國人一瞬間又清醒過來,並沒有馬上展開報復遠東的行動,而是先著手防禦非洲的幾大列強。
因為德國知道,遠東此時在亞洲擁有的實力,絕對可以了幾大列強相拼,但是在非洲,卻不夠看,所以德國倒不急於跟遠東算賬,同時目前德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住自己的非洲其他地盤,還要穩固亞洲的平衡和自身的利益。
在英德非洲戰役爆發開始之後,英國黨軍剛開始只想透過在非洲的戰爭,把與它競爭的德國擊敗在非洲,同時粉碎德國想建立的新海上霸權的企圖,同時也想在戰爭勝利後,奪取德國在非洲的全部殖民地,其餘便是分割土耳其的土地,徹底剷除德國在中近東地區的影響,從而鞏固英國在埃及的絕對霸主地位。
英國當局還試著企圖用遠東集團,牽制著亞洲的俄國和法國,在各自的戰爭中一起削弱下去,英國當局可以說對自己的計劃和準備,那是十分的滿意,並且認為只要這樣長久下去,將對英國自己一定是大大有利。
因為德國的生產能力,早就高於英國,兩國在海軍的軍事力量,如果對比今後的發展,將會越來越不利於英國當局,於是英國政府一邊用語言鼓勵遠東在亞洲地區,跟法國、沙俄爭取在華的絕對利益,一邊在亞洲保持看似中立的姿態,同時暗中慫恿美國主動發動一些戰爭,然後在把戰爭的責任推給美國。
然而歸根結底英國當局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削弱自己所有的敵人,另一方面全力擊敗歐洲死敵德國,總之,不管英國當局的動機如何,它所選擇的行動,對於維護世界各地的和平,絕對沒有任何幫助,反而鼓勵了遠東集團在亞洲發動攻勢,間接的挑起亞洲地區的戰火。
當然李寧宇是什麼人?
怎麼會聽從英國當局的擺佈,他怎麼可能看不出來英國當局的良苦用心呢?
不過他的心中早就有了拓展的意圖,只是他必須先要找些強大的盟友,因為此時的遠東集團,還不能和在亞洲地區根深蒂固的幾個列強,同時展開全面的爭奪戰,而英國雖然已經明確表示不參與其中,但是精神支援是不夠的,那李寧宇接下來會選擇誰,做他的暫時盟友呢?
沙俄帝國?不!
在亞洲地區的北邊,沙俄帝國已經從晚清政府手中獲取了太多土地,此時他們自己都還忙不過來治理呢?
加上李寧宇遲早還要和沙俄算一算外東北、外蒙古的老帳,所以沙俄帝國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顯然是沒有了,因為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同盟國,此時都是他的敵人,不是有新仇就是存在著舊恨,所以他可以選擇的盟友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比如美利堅合眾國。
第一三四章:缺錢與擴建(第四更)
曾經,按照李寧宇的最高指示,遠東在非洲採取了閃擊坦尚尼亞之後,遠東就召開了一次高層無線電通訊會議,李寧宇曾說出這樣的一段話道:“我雖不能觀測未來戰爭將在何時發生,但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我要求遠東野戰軍序列,做好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戰爭,積極備戰!”。
李寧宇知道,在美國有一位叫羅斯福的傳奇總統,因為他曾經連任四屆成為美國總統,並且推行新政克服了美國的經濟大蕭條,不過此時他還只是一個學生,就讀於哈佛學院,還有就是遠東駐紮在南美洲地區的情報組,早就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