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了起來,李三才一向是作為東林黨的智囊,此時出來也是迫不得已,原本還以為東林黨還有東山再起之日,不過這些日子以來,而視他如仇敵方從哲地位卻越發穩固,東林黨卻有些四分五裂的意思,這就讓他有些坐不住了,不得不從通縣回到了京師。
李三才卻道:“人家是‘與天下人共治天下’,那可比宋太祖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還要開明,雖說他們的目的是讓那些奸商進入朝廷,不過口號上卻沒有什麼大錯,我們貿然反對,只能給我們自己扣上一個抓權不放的印象,甚至讓所有的人都反對我們!”
李三才嘴上這樣說,實際上卻絕非如此,朱由崧說出的這個政策,剛剛開始未必有人能夠品味過來,不過時間一長,他們就會想到那其中的權力,若是他們反對,所有的商人都會視其為敵,楊漣此人只知道正義公理,卻從來不去想一想其中的利害關係,李三才就不痛了,他長期作為東林黨的上層,這些事情都是他必須考慮的。
徐鴻儒看了看李三才,心中有些驚異,此人倒是有些頭腦,在東林黨中卻也算是一朵奇葩了,徐鴻儒笑道:“那麼不知道李先生有什麼想法?”
李三才說道:“此事我們可從長計議,不過另外一件事情卻是迫在眉睫,諸位,朝廷要進行軍制改革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兵工廠也已經開始選地開工,不過據我所知皇上卻有意將軍制改革的事情交給北海王,若是真讓他掌控了兵權,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難不成大家想要重歷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不過是兩王爭權,原本對文人來說,都是老朱家的爺們,為誰效忠都是為大明做事,不過用了對文官的態度可不是太好,方孝孺這種大儒居然被誅十族,這是文官對靖難最不滿意的地方。
徐鴻儒笑道:“那麼李先生有何高見?”
李三才正在喝一口茶,突然聽到徐鴻儒發問,忍不住嗆了一口茶水,咳嗽不止,他這次提出軍權的問題,不過是為了分散注意力,讓在場諸人不要把視線放在抵制“議會”上,哪裡想到過什麼解決軍權的問題?
“這個……我想大家還是等等看朝廷究竟是個什麼方略再說吧!”
實際上臣子在軍權方面根本是不宜對君主有什麼異議,大明朝你可以罵君主昏君,只要你的組織有足夠的力量,就能夠保你無事,該做官還做官,不過你要是把主意打到軍權上,那可就是大逆不道了,就算是誅你十族,別人也沒什麼好說的。
徐鴻儒不禁搖了搖頭,實際上他原本就沒有打算依靠這些東林黨人,在他看來這些人不過是些充門面的,真正做事還要靠其他的人,若是要是這些人能夠給朱由崧填一些麻煩,他也不介意用一用。
在明朝,皇帝畢竟不可能直接將一個軍職或是政職賦予某個皇子皇孫,這在洪武年間可能,不過在萬曆年間長期的傳統已經不可打破,不過卻也有可以取巧的地方,比如上一次皇帝任命魏進忠為監軍,並且將無怨言這個一樣毫無根基的軍官派到了神樞營裡,只要朱由崧拿下了那幾個沒了後臺的刺頭,便可以透過魏進忠操縱整個神樞營。
而在這次軍制改革上面,萬曆帝便讓朱由崧給了他一個名單,讓他給五軍都督府重新配置人員,而朱由崧對五軍都督府現在的組織結構都不認同,便直接將一份改革五軍都督府的計劃呈了上去,還把五軍都督府改名為了樞密院,而萬曆帝和內閣也全都認同,反正在內閣他們看來,這個樞密院不可能擁有調兵權,而文官也不可能讓他們參與議政,就算是再怎麼變,也不可能擁有宋元時期樞密院的威風。
現在的五軍都督府,無論是前後左右中軍,全都指的是陸軍,對於海軍根本沒有一點地位,而朱由崧要做的正是要改變這一點,他在北海已經建立了一支五六十艘蒸汽大艦的海軍,不過北海缺少不凍港,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