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厲兵秣馬,再戰瓦崗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羅藝為楊林餞行的酒席宴上,楊林痛斥羅藝薄情寡義,然後憤然離席。第二天一早,便帶著隨從,打算離開幽州,返回洛陽。
羅藝被楊林一番痛斥,回到臥房,輾轉反側,也是徹夜未眠。他心裡確實感到對楊林十分愧疚。自從兩人相識結義至今,楊林對自己也確實做到了情深意重,而且寬宏大量。自己為給秦彝報仇,起兵造反,楊林事後既往不咎,依然讓自己鎮守幽州,雖然迫於當前形勢,但也說明楊林確實是寬厚待人。自己的北平王,沒有楊林的鼎力相助,那也是枉然。
不過,羅藝之所以不願意幫助楊林,也有他自己的打算。首先,羅藝對當今的大隋朝,實在喪失了信心。皇上寵信奸臣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利用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寵信,還有手裡的權勢,再加上有兒子宇文成都保駕護航。宇文化及肆意妄為,結黨營私,徇私舞弊,賣官鬻爵,大發國難之財。
大隋朝地方官吏的任免,超過三分之二,都是透過宇文化及考核任用,這些人無不依附在宇文化及的羽翼之下。為了升官發財,他們大肆貪汙,孝敬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欺上瞞下,眾人也是無人敢問。
雖然大隋朝還有並肩王楊林一柱擎天,保衛大隋朝。但是並肩王雖然掌握天下兵權,有招討之責。但是諸多忠臣良將,不是被棄之不用,人將老去,就是被奸臣陷害,或丟了性命,或遭充軍流放,或罷官去職,不再錄用。現在的軍營,卻只是徒有其表,內裡早就被宇文化及那些奸賊給掏空了。
如今的大隋王朝,如一個病入膏肓的巨人,外強中乾,如風中之燭,憑一個並肩王楊林,真的就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不過,羅藝還是敬佩楊林楊虎臣的赤膽忠心。他受兄嫂託孤,披肝瀝膽,嘔心瀝血,以死相報兄嫂的養育之情,保無道的侄子,昏庸的皇帝的安寧。
羅藝翻來覆去,徹夜未眠,眼看著黎明的曙光,已經透過了窗欞。羅藝終於下了決心,打算將珍藏在自己身邊多年的陣法圖,交給並肩王楊林,至於結果如何,那就聽天由命吧。
羅藝見天已大亮,便起身洗漱,然後帶著隨從,去了城門,等候楊林。他將一字長蛇陣的陣法圖交給楊林,說道,“兄長,我羅藝也就只能以此相助了,希望兄長達成所願,保江山社稷。至於小兒羅成,一來出遠門未歸,二來,小弟為了保地方安寧,讓犬子和河北的長樂王竇建德之女竇仙娘聯姻,親事剛成,實在不宜上陣衝殺,還請兄長見諒。”
並肩王楊林聞聽此言,得了陣法圖,依然收穫不小,也就不再強求,拱手謝過羅藝,兩人互道珍重,楊林便快馬加鞭,返回了都城洛陽。
回到洛陽的並肩王,在王府深居簡出,潛心研究一字長蛇陣陣法精要。憑著楊林多年帶兵打仗的經驗,排兵佈陣的造詣,終於將一字長蛇陣陣法的精妙之處,瞭然於胸。
楊林熟諳陣法之後,立刻召集將士,點齊人馬,帶領人馬,來到一處偏僻的山谷之中,開始操練起一字長蛇陣來。
長蛇陣是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長蛇陣共有三種變化。
一、擊蛇首,尾動,卷;
二、擊蛇尾,首動,咬;
三、蛇身橫撞,首尾至,絞!
由此三種變化,長蛇陣運轉,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
所謂“一字長蛇”,顧名思義,就是像長蛇一樣的陣型。既然是像長蛇,那麼此陣自然有“蛇之態”。何為蛇之態,即靜止時是盤著呈守勢,欲行時蛇身成一條線,行進時之字,活動範圍廣。
一字長蛇陣的精華是在“欲行時的“一”字線,欲行,既是行進,也是攻擊。在行軍打仗中佈下此陣,對方一旦入陣,無外乎去攻擊此陣的蛇頭、蛇中、蛇尾;而此陣法的妙處,正是這三個部位受攻擊後作出的應對——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