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和花刀太歲魏成、金槍無敵小霸王令狐傑,三人藉助地勢之利,扼守潼津口,竟然讓楊玄感的幾萬大軍被困在潼津口前,寸步難行。

一來因為這潼津口,宛如一道門戶,通往潼津口的這段山坡,道路狹窄,無數用人數上的優勢圍攻三人,再加上三人武功高強,勇猛無敵,自上而下,輪番衝殺,楊玄感的手下將士雖多,無一人能抵擋得住三人中的一個,這讓楊玄感感到十分鬱悶,沮喪不已,只好命人在山坡下紮下營寨,苦思破敵之策。

楊林被羅方揹著,一路撤退,出了潼津口三十里,來到潼關。進入潼關之後,羅方立刻命人找醫館為楊林治傷。楊林由於失血過多,臉色蒼白,躺在榻上,身體十分虛弱。

到了晚上,情況稍好一些,楊林便命人叫來羅方,聽了宇文成都扼守潼津口的訊息之後,楊林派二太保薛亮,帶領三千人馬馳援宇文成都,並囑咐薛亮,讓宇文成都使用疑兵之計,楊玄感必定不敢大膽來攻,薛亮領令而去。

楊林又命人取來地圖,仔細的看了起來,時而皺眉,時而搖頭嘆息,羅方守在身旁,端著燈伺候著,不敢出聲,生怕打擾並肩王的思考。

這時楊林忽然彷彿自言自語的說道,“方兒啊,崤函谷之敗,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

羅方思忖著,說道,“這,孩兒實在不知。”

楊林抬頭看著他的眼睛,說道,“你好糊塗啊,當時我中箭落馬,你怎能就方寸大亂,沒了局勢的把控能力呢?當時楊玄感的人馬,已經處在我軍圍攻之下,眼看就要大敗,我不在了,你就是軍中最高的指揮主將,就該以大局為重,繼續指揮人馬,圍攻楊玄感,楊玄感必定大敗。而我的安危,是次要的。你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去指揮排程人馬,反而關心我的安危,還將圍攻的將士調回,保護我個人的安危,致使楊玄感趁勢而起,發起反攻,最終導致我們的大敗啊。”

羅方愧疚的低下頭,說道,“是,孩兒知錯啦。但是,當時楊玄感率領人馬,猛攻我們中軍,形勢危急,義父你又受傷落馬,眼看性命危在瞬息之間,我才......”

楊林說道,“如果能夠一戰剿滅楊玄感的叛軍,就算犧牲了我個人,那又有何妨?如果我命不該絕,楊玄感的大隊人馬,在我軍圍攻之下大敗,那危險自解,你不該在緊要關頭,自亂方寸啊。”

羅方聽了,不禁佩服楊林的赤膽忠心,便說道,“是,義父教誨,孩兒銘記在心。”

楊林不再說話,仔細看著地圖,用手指著地圖,說道,“不出三日,楊玄感必定率領人馬,撤離潼津口,轉攻上陽城,“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如果我們派人將黃河水道上游堵塞,達到水位之後,將黃河水灌入崤函穀道,水淹敵軍,那麼,楊玄感必定大敗啊。”

羅方聽了,高興的說道,“王爺妙計啊。”

楊林起身,俯下身形,聚精會神的盯著地圖,說道,“就怕將黃河水道掘開之後,難以控制,殃及當地的百姓啊。”說完,楊林癱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起來。

這時門外有人進來稟報,說有緊急軍情稟報王爺,羅方趕緊將一名將士領了進來。那名將士跪倒參拜之後,說道,“王爺大事不好,蘭州知府總管盧楚才,夥同燕刀門掌門燕慶及其弟子薛仁皋舉兵造反,幾萬大軍忽然攻向長安,忽然轉道,殺奔洛陽而來,離此也就只有四五天的路程啦。”

楊林聞言大驚,站起身來,怔立片刻,又坐下來說道,“羅方,快點去讓十二太保神行無影馬展,前往山西太原府,給太原留守李淵送信,讓他發兵攻打盧楚才的叛軍,越快越好,不得有誤。”

“是,王爺”,羅方答應一聲,起身就往外走去,“且慢”,楊林喊道,羅方止住身形,返回到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