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驚弓之鳥,錯殺單雄忠!(第1/2頁)
章節報錯
魚俱羅自從和楊萍郡主、鮑玉蓮一起在五臺山下隱居之後,除了經常上五臺山,探望師父謝長風,和紫陽真人等師兄弟研習武藝道法之外,很少在江湖上走動。這次是因為楊萍郡主去弘農老家省親,路經此地,巧遇李淵在此遇險,魚俱羅才出手相救。
魚俱羅見到李淵的兒子被殺,怒從心頭起,一刀將那名為首的盜匪劈為兩半。眾盜匪見自己的首領已死,頓時無心戀戰,四散奔逃,作鳥獸散。
李淵抱著自己的兒子,李玄霸的屍體,依然嚎啕大哭,李淵的夫人和女眷們紛紛圍在一起,看著慘死的李玄霸,也是哭作一團。
魚俱羅和秦瓊看著他們痛哭多時,攙著李淵苦苦解勸,李淵擦乾眼淚,和魚俱羅、秦瓊一一相見,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三人相敘片刻,最後依依惜別。
魚俱羅和秦瓊一起下了楂樹崗,互道珍重,各自離去。李淵將兒子李玄霸暫時草草葬於楂樹崗,容日後再遷回老家厚葬。李淵坐在兒子的墳前,雙眼含淚,久久不願離去,女眷們也是在一邊看著傷心流淚,眼看日落西山,天色暗了下來。
卻說單達,字雄忠,祖籍曹州濟陰人,後遷至山西潞州。身高九尺,頭如麥鬥,面似硃砂,赤面紅髯,重眉環眼,胯下一匹鐵青馬,掌中一口合扇板門刀,也有萬夫不擋之勇。他的弟弟單通單雄信,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擅使一柄金頂棗陽朔,不但武藝高強,而且為人豪爽,義薄雲天,江湖人稱赤發靈官,名號威震整個武林江湖。
單氏兄弟在山東一帶就是綠林英雄中的領袖人物,遷至山西潞州天堂縣八里二賢莊之後,因他們兄弟二人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對朋友情深義重,深得綠林朋友和百姓的擁戴,就做了二賢莊的莊主。這個二賢莊,之前叫什麼莊名人們都不記得了,自從兄弟二人定居此處之後,人們就將他們兄弟視作賢良之人,二賢莊因此而得名。單氏兄弟憑著俠肝義膽,古道熱腸,威名逐漸遠播,各地的綠林朋友紛紛慕名而來拜訪,能與兄弟二人成為朋友,在江湖中也就有了一份俠義之名。
後來各路英雄擁立單雄信做綠林英雄的盟主,單雄信因為上有兄長,不肯答應,於是大家就將單達單雄忠奉為了九州綠林的總瓢把子,做了盟主的金交椅。
秦瓊因為來山西潞州一帶辦差,結果病倒在客棧,久病不起,銀兩耗盡,無奈當街賣馬,和單雄信結識,單雄信仰慕山東小孟嘗的美名,慷慨解囊,秦瓊知恩圖報,兩人成為好友。一番歡聚之後,秦瓊要返回山東,單氏兄弟為秦瓊設宴餞行。
三人痛飲一番,將秦瓊送出很遠,才灑淚相別。回到莊裡,單雄信飲酒過量,便倒頭大睡。眼看到了夜裡,單雄忠正在客廳飲茶,忽有家人來報,說是聽聞潞州三十里處的楂樹崗,發生劫匪爭鬥,死了好幾十人,場面十分慘烈。而且有人看到,爭鬥的人之中,竟然有秦瓊秦二爺的身影。
單雄忠聞言大驚,立刻起身,就要趕到楂樹崗檢視究竟。家人問是否叫起二莊主同行?單雄忠說道,“二弟飲酒過量,酣睡未醒,不必叨擾他了。”說著,出了客廳,持刀上馬,只帶著幾名隨從,就趕奔楂樹崗而來。
其時,李淵正癱坐在李玄霸的墳前,傷心落淚,不忍離去。正在悲痛之時,一聲馬嘶驚醒了悲痛中的李淵,側耳細聽,竟有雜亂的腳步之聲,向這邊逼近。李淵大驚,忙讓女眷們隱身樹林之中,自己提著長槍和弓箭,也隱藏在了一棵大樹背後,仔細觀察動向。
單雄忠一路走上楂樹崗,藉著月色,看到崗上樹林中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斑斑血跡,還有橫七豎八倒斃的屍體,可見當時廝殺多麼慘烈。一邊仔細檢視,單雄忠一邊往前走,不覺間就距離李玄霸的墳頭還有百步之遙。忽然單雄忠大喝,“什麼人?竟敢隱藏暗處,圖謀不軌,趕緊出來受死~”說著,舉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