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楊諒在派出大將軍趙子開率兵十五萬,屯兵駐紮高壁嶺之後,漢王左思右想,認為此番趙子開雖然列陣五十里,氣勢極盛,但是卻只是最佳的防守陣型,只能阻擋楊林大軍繼續推進,卻不能攻城掠地,直搗京師長安。於是他再次聯絡各州,徵調人馬。

漢王楊諒盤踞幷州之地多年,手下兵多將廣,因其勢大,自然很多追隨者。不久就又徵調了十萬大軍,來到晉陽附近。

漢王十分高興,一掃之前的頹廢,重拾必勝的信心,一番聲勢浩大的誓師之後,便親自率隊出征,直奔高壁嶺而來,打算和趙子開會合之後,就憑藉二十幾萬人馬,打敗楊林,然後分兵多路,直搗長安城。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漢王楊諒率領大隊人馬,才剛剛離開晉陽不遠,剛剛進入蒿澤地段,就遭遇了一場幾十年未遇的暴雨。暴雨導致汾陽附近湖水暴漲,不但淹沒了良田,道路也被洪水沖垮。而且大雨下起來就沒完沒了,導致大路泥濘不堪,有很多路段更是因為山體滑坡,根本無法通行。

沒辦法,漢王楊諒只能讓人馬停止前進,選了個可以宿營的地方,駐紮下來,天晴之後,再繼續前進,誰知壞訊息卻是接踵而至。

這一日,漢王楊諒正在發愁之際,手下人等知道漢王心情不好,也是一言不發,深怕言語有失,惹惱王爺。這時探馬藍旗驚慌失措的跑進來,跪倒在王爺面前稟報,“王爺大事不好,並肩王楊林策反霍山大營的長孫行,從霍山偷襲趙將軍大營,趙子開將軍陣前戰死,高壁嶺已經失守啦。”

這一稟報,伴隨著一聲炸雷響過之後,漢王楊諒目瞪口呆,幾乎從座位上摔了下來,他顫抖著手,長嘆一聲,悲憤說道,“天不佑我啊。”然後竟然身體一陣搖晃,身後侍衛趕緊攙扶,過了許久,漢王才緩過神來,抬起無力顫抖的手,輕輕揮了一下,眾人心裡忐忑不安,紛紛回道,“王爺多多保重”,然後退出了大帳。

第二天,漢王楊諒召集大家宣佈,“率兵撤回晉陽城,不得有誤。”諮議參軍王頍聞言大驚,上前跪倒說道,“大王萬萬不可啊,大王使不得啊。”

漢王楊諒頹廢不振的說道,“你,你又待怎樣?”

王頍急切地說道,“王爺,據我瞭解,雖然我軍在高壁嶺慘敗,楊林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傷亡也是不小,此時他們已是疲憊之師,人困馬乏,再無旺盛的戰鬥力可言。如果此時我們快速出兵,必定可以大獲全勝,王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什麼?你讓本王此時出兵?”漢王楊諒氣得站起來,指著王頍說道,“你也不看看如今的天氣,大雨下個沒完,道路泥濘難行,等到遇上楊林大軍之時,我們已經疲憊不堪,豈不送到楊林嘴邊等死嗎?”

王頍苦苦哀求道,“王爺,這惡劣的天氣,並不是我們難捱,他楊林也是苦不堪言,何況疲勞之師更甚,兵法雲:兵貴神速,出奇制勝,如果我們不出兵,退回晉陽,楊林必定趁著這樣的天氣,分兵多路,圍困我們,到時候恐怕我們就只有被動挨打,死路一條啦。”

“混賬,”漢王楊諒拍案而起,怒喝道,“你這窮酸的腐儒,懂什麼兵書戰策,分明是在危言聳聽,詛咒本王,本王不想和你生氣,速速退去吧。"

王頍聽後,嚎啕大哭,泣不成聲的說道,“王爺不聽王頍之言,恐怕必然大敗,最終連個全身而退的機會也沒有啊。”

漢王勃然大怒,大聲喝令,“來人,將王頍亂棍轟出去,本王再也不想見到此人。”

王頍一番忠言苦諫,結果被漢王轟出了大帳,王頍死如死灰,痛哭不止,一個人失魂落魄,邊哭邊走,王頍的兩個貼身侍衛不放心,緊緊跟在他的身後。

王頍的兒子得到訊息,找到父親,拉著父親的衣袖,勸父親回營,準備撤退,王頍悲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