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本想來個突然出手襲擊,打李圓通個措手不及,以報多日來李圓通討戰罵陣之辱,不成想卻中了李圓通的調虎離山之計,等到他好不容易殺出重圍,帶著殘兵敗將,準備返回扶州城內的時候,卻發現魚俱羅已經趁機拿下了扶州,自己已經是進退兩難,無路可逃了。 城頭上,魚俱羅傲立大旗下,高聲喊道,“張將軍,你已經是無路可逃,還是迷途知返,早點回頭吧。” “呸,”張威罵道,“我張威頂天立地,怎麼能夠屈膝投降?” 魚俱羅說道,“張將軍,你應該為自己的家人想想,你來看,你的夫人和女兒,正盼著你早點迷途知返,一家團圓呢。”說罷,一擺手,張威的夫人和孩子便來到城牆邊,手扶垛口,往下探望。 張威一見自己的妻子女兒,頓時心如刀絞,大聲說道,“魚俱羅,你卑鄙無恥,竟然拿我的家人要挾與我。” 魚俱羅大聲說道,“你錯啦 ,張將軍,我魚俱羅並非以你妻女逼你投降,讓是讓你看在家人的份上,不要再死心塌地的跟著王謙造反,你這樣做,不但對不起國家,更對不起你的妻子和女兒。你若不信,我即刻將夫人和令愛送出城去,與你團聚如何?“ 魚俱羅又說道,“王謙為一己私利,妄想爭權奪勢,不顧國家利益,百姓疾苦,是為大逆不道,你助紂為虐,早該回頭是岸。” 張威聽後,猶豫不決,說道,“王謙將軍對我不薄,我怎麼可以背叛他呢?” “張將軍你糊塗啊,”魚俱羅說道,“大是大非面前,你該有自己的原則啊,怎麼可以為了朋友義氣,背叛國家,揹負一世罵名呢?” “這?”張威被魚俱羅說的無言以對,低頭沉吟。 這時,他的夫人兩眼含淚,手扶垛口,對張威說道,“夫君,魚將軍說的很有道理啊,不可為了義氣,揹負一世罵名啊,將軍還是歸順了吧?” 張威看著流淚的妻子和女兒,不禁心如刀割,手中的鉤鐮槍也噹啷一聲,不自覺的掉在地上,然後,張威向城頭上的魚俱羅一拱手說道,“多謝魚將軍一番肺腑之言,點醒夢中之人,我張威願意歸順,效犬馬之勞。” 魚俱羅大為高興,帶著張威的妻女,親自出城,迎接張威,這時李圓通、張須陀率領大軍追殺上來,見到魚俱羅和張威握手寒暄,才知道現在的張威,和他們已經是“一家人”啦。 傍晚時分,魚俱羅悄悄帶著張威,來見楊林。楊林聽說魚俱羅勸降了張威,很是高興,大帳內設宴,為張威接風,為魚俱羅慶功。 魚俱羅笑著說道,“元帥此次設宴還是為張威將軍接風吧,我們的慶功宴,等我們拿下益州城,您再隆重的辦一次吧。” 楊林說道,“這是為何?” 魚俱羅說道,“我和張威將軍商量過了,打算由張威將軍詐敗,進入益州城內,然後裡應外合,攻破益州,如此,王謙就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斃了。” 楊林大喜,聽了他倆的詳細計劃之後,楊林說道,“太好了,為了你們順利拿下益州,我也設法配合你們,故意示弱,讓王謙率隊追趕,等發現益州危急,他的大隊人馬也鞭長莫及了。” 王謙聽到丟了梁州,心裡就著急恐慌起來,報仇心切,自己急於和楊林展開決戰,楊林卻始終避而不戰,彷彿底氣不足,十分懼怕自己。這一日,楊林忽然主動兵退三十里,王謙得到訊息後,便騎兵追擊,楊林卻再次兵退三十里,紮下營寨。 王謙又追趕了三十里,步步緊逼。誰知楊林第三次兵退三十里紮下營寨,王謙率領大軍,步步緊逼,並派手下將士討敵罵陣,楊林避而不戰,只是採取守勢。 魚俱羅和張威,當夜就悄悄地從楊林大營返回了扶州城內。當夜天還未亮,張威就悄悄帶著五千人馬,扮作打了敗仗的殘兵敗將,出了扶州,直奔益州而來。 城內守將,王謙的弟弟王倫,得到稟報,說是張威的扶州也丟了,張威帶著不足五千人馬,前來投奔。也未加思索和懷疑,就開啟城門,放進張威進城,並責令張威速來拜見自己,張威帶著兩名隨從,隻身來見王倫。 王倫仗著自己是益州川蜀之主王謙的堂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