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各異的佛像清晰可見,光線是從佛像凹進去的線條中發出的。玉念珠為何碰到水後會發光?他不解其故。那玉尺也如被施了魔法,通體發出綠瑩瑩的光芒,裡面竟有一條栩栩如生的白龍。他一呆之後,禁不住歡呼雀躍起來。天無絕人之路,他可以利用玉尺的瑩光找到出口,離開這黑暗恐怖的世界,去完成他復仇的壯舉,然後重新回到恩師身邊。

他頓時感到手足輕捷,在洞中四處搜尋。洞太大,天生的大小高低洞室太多,所見的幾個洞室形態各異,宛若傳說中的龍宮,美不勝收。他直到累了還是沒有發現有出口。玉念珠和玉尺的光芒漸暗淡時他又到水邊浸了一會,又重新閃出光芒。水中的魚兒一見亮光都遊了過來,他順手抓了幾條又飽餐了一頓。

此後他累了便睡,醒了後又尋找脫身的出口。在漫長的黑暗之中,他已不知在洞中捱了多少日了。一次他終於在另一巨大的洞頂看到一絲亮光,興奮得幾乎昏了過去。因為太高,他幾次躍起都無法觸及。難道光亮處就是出口?而曾經居住過的人就是從這麼高的洞頂出入?果真如此,那人的輕功可說海內獨步了。

要想重見天日就必須苦練輕功,恩師所傳的輕功妙法他已盡得其妙,江湖上已罕有其匹。要另闢蹊徑,自創一門更為高明的輕功妙技又談何容易。他心神煩亂不已,發瘋般地在洞內四處尋找出口,不過都是徒勞一場,他直到疲憊之極時才坐下來,想起了恩師時常訓教“遇事須靜,處危不驚”的話,心中才逐漸由煩生靜。他隨意地玩著一顆顆念珠,恰看到一顆念珠上人物的坐姿與他一般無二。正看著看著,忽覺一股暖流直衝丹田,爾後在丹田中迅速盤旋凝聚。他略為分心,丹田之氣全無。神匯氣聚,神分氣散,幾番反覆之後他忽然醒悟,七十二顆念珠中有一套內功法門,心法與師父所傳的大不相同。玉珠系葉宗朋之物,他怎麼不懂其中的玄妙?卻把它當作普通的暗器使用?這些且都休去管它,反正他人已死,除了自己,沒人知道這其中的玄機了。

他依照佛像的姿勢開始練習,僅練了五個姿勢,已覺氣血翻湧,胸口煩惡難擋,頭腦生出諸般幻象。不好,再練下去怕要走火入魔。他一睜開眼,煩惡立止。他老僧入定似地冥思苦想,也不得其要。不知過了多久,才想到可能是次序顛倒了。葉宗朋這個蠢貨不識其中的奧妙,只把它拆散當暗器,早已顛倒了次序,而他揀起來後便隨意地串了起來,同樣也前後顛倒,按現在的順序,再練豈有不出差錯的道理?

殷玉羽的天分極高,識見卓越,明白各種門派的各種功法大抵由易至難,由簡至繁。他就著念珠的微光逐一細辯分別,再重新串成一串。他再閉上眼睛,用手觸控佛像的各種姿態,準確無誤後默記於心,然後專心凝志,依次開始練習。開始他渾身發熱,越往後練,似乎要爆炸,再練下去,等於自尋死路。這珠子透著邪門,單純幾式功效立顯,一串連而練,反而步步危險,無法令人導氣歸虛。他始終不明白是甚麼道理?他不敢貪多,只挑了簡單的幾式試練,身體漸漸變涼,猶如置身於習習的涼風之中。他覺得自己已是一朵輕盈的白雲,在藍天中悠悠盪盪……五蘊皆空,他已進入七寶樓臺之境。

令他驚奇的是眼前不再是一片黑暗,而是能依稀看清洞內的輪廓。再反覆練習簡單的幾式,他已能看清洞內千奇百怪的石柱石筍石林。誰知地底下竟藏著一座勝似珠寶,各具物象的迷人宮殿!

奇怪的是他的輕功也大非往昔,輕輕一縱,已可觸及洞頂,離亮光處也只有數尺。此後再練,總是達不到那個高度,又令他有些沮喪。

他用玉尺拍著手掌自艾自嘆。玉念珠雖給他增添了功力,但終歸久困洞中,如死在洞中,枉來到人世一趟,同時更對不起含冤九泉的父母。玉尺呀玉尺,你雖伴我行走江湖,就不能再助我一臂之力,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