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艦八千料級蓋倫船,二層炮甲板,”兩艘信報船上的夏軍武官幾乎同時記錄著。“下層十個炮位、上層十二個炮位,全艦四十四位炮;次艦萬料級蓋倫,三層炮甲板,下層八處炮位,中層十位炮位,上層八處炮位,全艦五十二位炮;末艦”

“這船怎麼這麼像荷蘭人的小蓋倫?”談金桂有些狐疑的評價道,當然這不是他有偏見,而是因為荷蘭船比較有特色,就算同樣是蓋倫,荷蘭蓋倫也比葡萄牙、西班牙、法蘭西、丹麥、英格蘭等國的蓋倫船要小一號。“莫不是?”

“不要瞎猜,荷蘭紅夷剛剛跟朝廷談妥了南洋的領地,該不會是他們從中搗鬼。”辛景炎雖然也有懷疑,但基於某些事實,他也不敢輕易做出判斷。“只怕是建虜第一次造蓋倫,不敢往大里造,先拿小的試手,咱們當年也不一樣。”

辛景炎這話其實有些問題,事實上除了繳獲的【大東方】等蓋倫以外,夏軍水師從來沒有造過真正意義上的蓋倫船,其主力巡洋艦實際上走的是全裝帆船的路線,遠較蓋倫更為先進,可以在更小的載荷時搭載更多的火炮。

但夏軍水師能走到今天也是一步步從最小的單桅縱帆船發展起來的,因此所謂清軍拿小船試手的說法也說得過去,誰讓清軍在三艘荷蘭船的外殼上又刷了一遍符合東方色彩的圖案,陰差陽錯的瞞過了夏軍的觀察。

“沒有造過雙桅船,直接就上蓋倫,還造出來了,我是不信的。”談金桂還是搖頭道。“清虜要是真有這樣的本事,早幹什麼去了,哪還能忍到今天”

辛景炎也持同樣的懷疑,但他卻矛盾上交道:“這些還是讓上官們考慮吧。”

正說著,清軍的三艘蓋倫次第開火了,飛馳的炮彈遠遠的落下,濺起無害的水花。

儘管清軍的炮擊並不能威脅夏軍兩艘信報船,但自度已經摸清楚清軍底牌的辛景炎卻不願意冒任何的風險,於是他下令到:“轉舵,撤退,告訴【井宿十一號】,咱們回去。”

看到夏軍被炮火驅走了,清軍的艦船上爆發出一陣驚人的狂嘯,顯然是對能在海面上擊敗強大的夏軍而歡欣鼓舞,不過這肯定不是荷蘭師範的所願,但是憑笨拙的蓋倫是無法追上有著飛剪船設計的夏軍信報船的。因此,只能無奈的目視夏軍消失在遠方。

姑且不說清軍回去後如何考慮暫避夏軍水師的鋒芒,在返程的【翼宿七號】上,友艦剛剛傳來的訊號也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什麼?【井宿十一號】剛剛觀察到清虜的艦船上有大量的泰西水手。我就說嘛,韃子怎麼能一下子就操縱這麼大的船了。”談金桂咬牙切齒的說道。“查,一定要查清楚了,看看到底是誰,敢在咱們背後搗鬼。”

“查當然一定是要查的,但是查清楚了又能怎麼樣,開戰嗎?怕是輪不到咱們的。”辛景炎淡然的說道。“有這三隻船在渤海里,估計咱們提督大人會寢食不安的,到時候咱們的苦日子就要來了。”辛景炎解釋道。“清虜這邊肯定也明白,到時候就是漫長的封鎖了,幸好,咱們已經解決了日本,否則就要兩線作戰了。”

對此,談金桂表示同意:“但是不消滅這三隻蓋倫,不消滅了清虜的船場,不但提督大人吃不好睡不好,恐怕聖上也會有所憂慮,或許應該把龍驤軍也派過來”

“就怕清虜是故意把船讓我們看見,為的就是誘敵上岸。”辛景炎邊說邊搖頭。“算了算了,你我不過七品,這等大事還是讓上官們操心好了,你我只要服從便是了”

513。金蘭行省

經過二十來天的行軍,金蘭左翼軍終於穿過朱楊申山(注:又稱楊辛山),抵達了真臘東北靠近寮國方向的所謂陸真臘地區。由於大軍所經行的道路向來只有少數牧養牛羊的邊民偶爾穿行,因此狹窄難行的道路,以及一路上遇到的螞蝗、蛇群、惡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