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言,倒不是說老人的氣機如何深厚讓他毫無反抗之力,而是老人每次敲打,都是敲打在他的氣機節點上,造成葉如晦舊氣已盡新氣未接的局面。 鐵劍微微顫鳴,和老人的指尖一番摩擦,出一陣晦澀的聲響,濺起一片火星,葉如晦抽劍回還,反手一撩,逼退老人半步之後,便是一招浩浩蕩蕩的挑簾式。小院裡無風,老人衣襟卻翻飛,見過不少精妙刀法的白老人初時不敢確定,等到這招挑簾式快要襲到胸前時才確定這招便是刀道宗師湯槐安的絕學挑簾式。 白老人練劍以來,和不少高手過過招,不管是當年的大劍客柳吹雪還是周長白,名聲都夠響,只是對於這白老人來說,都無太大意義,不能問鼎劍道魁,勝一人和勝千人都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到了後來,白老人卻是和樓知寒和湯槐安都有過不鹹不淡的交手,不過既然不是以性命相博,自然也就不曾有過生死一線的局面,時隔多年,再次見到挑簾式,老人心裡五味陳雜,頗有感觸。 雖說小院裡此刻刀氣縱橫,卻無半點殺機,感受不到葉如晦的殺機,這也是白老人一直沒有下死手的原因,畢竟他也不是濫殺的魔頭。 老人氣機運轉,化解了這式挑簾式,哈哈笑道:“小子,這挑簾式是湯槐安的不傳之密,你也會,難不成是那老匹夫的便宜弟子?” 葉如晦不說話,一擊不中之後抽劍回撩,脫胎於葉長亭和李青蓮的劍意瘋漲,場間劍氣四溢,雖說並無什麼大的氣象,但一舉一動已經有了些高手風度。一劍下刺,在一個刁鑽的角度刺向白老人要害,被老人輕描淡寫躲過之後,葉如晦並沒有半點要放棄的想法,連著出了十數劍,一劍接一劍,氣勢如虹,老人臉色不變,只是心裡暗暗心驚,這幾劍都有劍閣的意味,並不是一味是走的野路子。 這讓老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要是這小子是湯槐安的徒弟,會挑簾式也就說的清楚了,只是為何連劍閣的劍法也會? 老人如閒庭興步的避過這幾劍,反手屈指彈出,劍意激盪,破去葉如晦佈局之後,仍舊有餘力鉤織出一張大網,顯得十分熟稔。 而葉如晦鐵劍橫胸後退之後,白老人負手前行,到葉如晦身前時,便是一隻手伸出,五指握成拳,不再用那指劍,而是簡單直接的一拳轟在葉如晦的胸腔之上,把葉如晦打退數步之後,復而收手停步。 轉瞬之間,站定之後的葉如晦腳尖在地面蹬出一道不深不淺的溝壑,直接一劍刺向老人,而老人看見如此拼命的葉如晦,沒來由的笑了笑,他有些不明白了,對面這個年輕人看似傾盡全力,卻始終沒有任何一絲殺機外洩,難不成是吃準了自己不會要他性命,而把他當作磨礪自身的靶子了? 想通了這點的老人也不惱,本來劍******便是在於前輩劍士對於後輩劍士的栽培,和愛惜之心,要是遇見後輩劍士挑戰便出死手,恐怕劍林便早已經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年輕時自己挑戰前輩劍士,雖多有狷狂,每逢應戰的劍道前輩,就算能夠勝他,倒也不會傷他性命,更不曾毀他根基了。 葉如晦一身所學不少,但雜而不精便是最大的障礙,雖說起點高,但起步晚,這也是限制著他武道成就的一座大山,要想跨過去,除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苦練以外,實戰的磨礪也少不了。 既然知道葉如晦存了什麼心思,老人也不似先前的玩鬧心態,眼睛微妙,一直未曾拿出來的磅礴氣機便在此時開始顯現,帶著凌厲劍氣的磅礴氣機如一座大山一般直接壓在葉如晦的肩上,葉如晦腳下的石磚寸寸碎裂,臉上呈現出一股不正常的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