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
因為石達開的心裡相當很清楚,在共盟會zhōng yāng的常務委員會里,多半的人士都可以算是林海豐的忠實擁躉。於是,此時的石達開就不免會生出一種擔心,一旦共盟會zhōng yāng的常委們還是會跟往常一樣,依然要將林海豐的提議當成是“一句頂一萬句”的萬古真言,那麼,不用共盟會zhōng yāng的常委會召開,也就等於他和楊秀清已經從根本上否定了自己的意見。
道理很簡單,在共盟會zhōng yāng常務委員會內,大多數的常委都是林海豐刻意培養出來的老部下。儘管你再說天朝的官員們有多麼的高尚,但石達開還是不得不懷疑那幾千年來所傳承下來的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的醜陋惡習,真的就不會顯露在此次共盟會zhōng yāng的常委會之上。
不過,石達開到底是石達開,因為即便是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石達開還是首先選擇了兄弟的情份。(未完待續。)
………【第六八五章 自信的力量(六)】………
() 其實,石達開低估了共盟會中常委們的素質。
五月十六rì至十八rì,除去統兵在外浴血沙場的羅大綱、陳玉成、譚紹光、石祥楨及李侍賢等紅軍將領外,其餘中常委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們,無一缺席地全部都參加了這次本以為一天即可以結束,卻一直持續了三天才終於有了一個結果的緊急會議。
大會首先向全體與會委員提交了同是出自書記處,但目的卻是完全截然相反的兩份書面意見稿,其後,即轉入了就是否應該立即在全國範圍內再展開一場徹徹底底的“鎮反”運動這個議題的大辯論。
如果不是充滿自信的楊秀清太過“輕敵”,如果楊秀清能夠認可石達開的想法而不是又接受了鄭南和蘇三娘等部分中常委們的意見,沒有堅持在會議召開的當rì即進行最後的表決的話,不同意再次開展大鎮反的林海豐這一方,那可真就輸定了。
當然,石達開曾經的擔心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
為了能夠使這次中常會所得出的最後結果更加趨於公正、更加貼近於實際,儘管羅大綱、陳玉成、譚紹光、石祥楨和李侍賢這一班身為紅軍各路統帥的中常委們參加不了本次會議,但共盟會書記處還是指示他們,可以電報的形式,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
而林海豐呢,也的確真就沒有“辜負”了他的那位石達開盟兄的擔心,還真的就充分利用了他與各路紅軍統帥們電議軍機的大好時機,給羅大綱和陳玉成等人私下裡開了一個個的“小灶”,從而提前就拿到了四十五位中常委中部分同意票。
可儘管如此,在會議的第一天,林海豐還是明鏡似的清楚。他的意見卻並沒有能夠得到多數中常委們的支援。
事實上。對於眼前所出現的這種狀況。林海豐還是有著足夠的心理準備的。否則的話,他也就不會去動用對羅大綱等一班軍事統帥們施加影響的非正常手段了。
畢竟如今的很多人對民眾們的zì yóu言論還有著先天而來的諸多恐懼,畢竟這些曾經飽嘗過滿清殖民時期的種種痛苦的中常委們,對那些“蓄意敗壞”自己經過了無數次浴血奮戰才終於建立起來了的、又是發自內心的愛戴的這個新政權。總是有著一種難以遏制的刻骨仇恨。
於是,除去發動鄭南、蘇三娘在會上會下加緊與中常委們的溝通之外,在會議進行到了第二天的下午的時候,林海豐又就自己那關於不能再次掀起一次全國xìng的大鎮反運動的意見。又向全體與會的中常委們做了一次極其中肯的闡述。
透過這次的闡述,林海豐達到了他的兩個目的:
首先,在形勢還是不利的情況下,將會議的表決時間再次予以了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