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障礙,上市日期就在明年3、4月份。“殼王”陳鑫將和黃興飛毫不推搪的將手裡的殼公司貢獻出來讓它們借殼上市,獲得了國內11億美元融資,島內的股評人物也把它們看成是即將上市的的大熱門。

星海商貿的問題複雜一些,雖然汪雲起、姜立奎等人把手中的資源進行了整合,加上收購了大榮集團在國內北方多座城市的超市,已經有一些商貿帝國的氣象。但在港島的知名度還略顯不足,因此這段時間汪雲起、馬三奇等人都在努力對香港銅鑼灣一家名為大丸百貨的日資百貨公司進行收購。

80年代至90代,日資百貨公司在香港擁有最大的市場佔有率,最早在香港開業的日資百貨就是是大丸百貨,早於60年代已在銅鑼灣開業。80年代香港經濟高速發展,造就本地百貨業興旺,日資百貨亦大舉來港,當中包括東急、三越、八佰伴、崇光、UNY、吉之島、西武及西田等。至90年代初日資百貨在港有11家公司,開設共24間分店,營業額佔香港百貨銷售額一半以上。

90年代日資百貨步入低潮,因為經營方式單一和競爭激烈,多家公司撤出香港。那段歷史中,97-98年的金融風暴後,留在香港的日資百貨只剩下三越一家,最後也於2009年徹底退出了香港。因此此時已經日薄西山的大丸百貨對於星海商貿的收購是欲拒還迎,只是在收購價等問題上還談不攏。直到楊星在北京談妥了11億美元的融資額度後,膽氣壯了的馬三奇、慶奇等人故意流露出對崇光、吉之島等百貨公司的興趣,12月22日大丸百貨迫於壓力和星海商貿達成了收購協議。

楊星在這次收購中在意的是日資百貨的優秀管理方式和管理團隊,未來十年國內百貨零售業的發展很多還是借鑑的日資百貨公司管理方式,有了這樣一支好的管理團隊,再改變一下它們過於單一的經營方向,對楊星在國內打造一個百貨帝國是大有裨益的。另外中國人是個很迷戀老品牌的民族,大丸百貨作為在港島經營了三十幾年的老字號,星海商貿透過收購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港島居民心目中的樹立品牌的任務,何樂而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楊星此時不能宣諸於口,其實他的真正目標是現在正狂飆突進在世界各地開店的香港頭號日資百貨商店——八佰伴。現在利用大丸百貨的名氣,讓星海商貿在明年5月上市是關鍵一步。

至於星威資源,此時還只是諸多大哥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小弟弟,本來楊星是沒打算讓它上市,不過從鄧威廉等人的目光中,他看出了他們對中星國際整個集團的野心,既然如此,楊星沒有選擇躲避或防範,而是乾脆再在他們的野心下燒上一把火,把星威資源也壓上去。

上帝讓人毀滅,必先讓人瘋狂,楊星有最大的秘密武器——重生的記憶,透過星斗研究院和自己近一年的分析,他認為亞洲金融風暴的到來已經不是會不會來,而是什麼時候來的問題。在這之前,自己必須有更多的準備,八家公司在風暴來臨之前上市,利用港股大漲的機會圈走大量的金錢,再投入到這波瀾壯闊的洪流中取得更大的好處是他重生當天就定下的計劃,這個決心從沒有改變,為此楊星甚至可以暫時讓出旗下公司的控股權。

因為他堅信自己會是最後的贏家,至少會讓鄧威廉的百富勤把吃進去的全都吐出來。所以楊星親自坐陣星威資源,以他自己的名譽為賭注強推星威資源上市。雖然星威資源得到了日立公司轉讓的垃圾處理及發電、火力發電脫硫等清潔能源技術,最近還和德國、瑞典等國的一些小型太陽能和風能企業接觸,得到了一些替代能源技術。不過時間太過倉促,鄧威廉他們也只好先在百慕大找了一家從事天然氣開發的空頭公司,把星威資源的資產置於它之下再反過來讓這家企業收購了一家在香港從事石油期貨交易的小型公司,以此為跳板上市。不過這涉及海外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