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2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都是佛緣。
大悲寺的僧人,自己修路,自己建橋。
大悲寺的僧人,每年中秋之後就要做行腳僧人,雲遊四方。以自己的雙腳丈量天下,苦行萬里路程,傳播萬卷佛法,普度萬千世人。背著經書被囊徒步穿行千里,每晚露宿,不住客棧,化緣求食。
在當下這個社會裡,誰能堅持?誰能忍受?誰能在浮華之中甘守這份寂寞?
所以,大悲寺的僧眾備受渤海當地民眾的尊敬。而隨著資訊傳播的加速,現在也有更多的人認識並逐步仰慕這座令人崇敬的寺廟。這裡,有真佛法、真佛性、真佛音。
據說,當初大悲寺的一位老和尚出門乞食。到了一戶人家後,那人直接掏出錢財——這在社會上也很正常。但是,老和尚卻搖了搖頭:不碰金錢,只求一飯。頓時,那戶人家大為敬重,忙回房去取做好的飯食,能取多少就取多少。因為在這個浮華的世道里,難得遇到這樣的真羅漢。
事情雖小,但足見這座寺廟從上到下確實都在堅持清規戒律。
因為,這個乞食的老和尚,就是大悲寺的方丈——妙祥大師!
也就是剛才在禪房裡,和慧覺大師探討佛法、一身破布襤褸的大和尚!
……
周東飛偶爾聽說過大悲寺,也偶然聽聞過妙祥大師這個稱號。但是乍一到眼前的時候,只為那一身破得不像樣子的衣服而感嘆,卻一時間沒有聯絡到「貧僧妙祥」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麼。如今得知這大和尚竟然就是大悲寺的方丈,周東飛頓時大驚失色——竟然遇到了大德高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