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又獲悉沒有人員傷亡這才鬆了一口氣,但緊接著又開始犯起愁來,因為有人認出了梅林還有另外兩名大武士。

這天晚上在驛館中休息時,就有當地官員前來慰問並致歉。他們表示特使大人在此地遇到了歹徒,是治安管理不善的責任,希望特使大人把這批歹徒交給當地治安官嚴加懲處。艾森接待了這批人,他搖頭道:“他們不是歹徒而是刺客,現在是我們的俘虜,要帶回馬其頓王國處置。”

當地官員又說道:“亞里士多德與艾森大人需要多少贖金,我們都願意支付。”可是艾森在亞里士多德的授意下拒絕了這個要求,贖回戰俘要向馬其頓王國提出請求,等使團回到馬其頓再說,米都利的地方官員就不必插手了。

鎮上的官員無奈,只得連夜派人到雅倫城邦報信,第二天,亞里士多德的車隊繼續出發離開了米都利境內進入了奧林託斯城邦。在奧林託斯城邦裡,三十名刺客依然被綁成兩串跟著車隊,幾乎引起了滿城人的圍觀,梅林與兩位大武士當然又被人認了出來。

於是又有同樣的事情上演,有人請求贖回“戰俘”,也有人請求亞里士多德將“刺客”交給當地治安官嚴懲,但是又被亞里士多德以同樣的理由拒絕。這一路上,亞里士多德沒問刺客都是什麼身份,也沒有審問任何人。那些俘虜也是心驚肉跳莫明其妙,不知道亞里士多德大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有怎樣的命運在等待他們?

尤其是那三位高傲的大成就者,這樣的折磨比一刀殺了他們還難受,一路上好幾次提出要求趕緊被審問,可是梅丹佐並沒有理會。他們是刺殺馬其頓使團的刺客,就算有人想搭救或者滅口也不好公然動手,只能在隱蔽的地方設伏。當車隊離開奧林託斯城邦邊境的時候,在山中又遇到了另一夥“刺客”。

刺客攻擊的目標並不是亞里士多德的車隊,而是跟隨在車隊後面那一批毫無反抗能力的俘虜。結果等隊伍走出山林之後,梅丹佐押送的三十名俘虜變成了九十名,走在大路上頗有點浩浩蕩蕩的意思,再往北行就進入了馬其頓王國控制的地盤。

第二批刺客也是雅倫城邦緊急派來的,照樣被阿蒙與梅丹佐拿下。梅丹佐故意將第一批刺客與第二批刺客混在一起,重新用繩子綁著串好,讓他們在路上可以互相說話,結果俘虜們自己吵了起來。

被俘的大武士莫伊萊破口大罵第二支刺客隊伍的指揮官,聲稱自己奉城邦的密令冒危險刺殺馬其頓王國的使團,不幸失手被俘,城邦派援兵趕來竟然不設法搭救,還要殺他們滅口,實在太無恥了!

梅丹佐忍不住罵道:“亞里士多德先生與你們無冤無仇,剛剛簽署盟約轉眼就想撕毀,卻採取卑鄙下流的刺殺手段,還好意思罵別人!”眾俘虜盡低首不言。

二十多人的使團帶著九十名戰俘,穿過馬其頓王國的各個市鎮,在民眾的一路圍觀下來到馬其頓城邦。他們還沒有看見馬其頓的城牆,遠處就揚起了煙塵,馬蹄聲隆隆旗號飄揚,國王腓力二世親率衛隊出城迎接,給了歸來的使團最高規格的禮遇。

……

馬其頓王國是在希波戰爭後期崛起的一個邦國,現國王腓力二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了。在波茲大軍剛剛入侵時,馬其頓王國曾一度臣服於波茲,波茲人徵用當地民夫修築軍事要塞、運送後勤軍需。

那時腓力二世的身份是年幼國王的叔父,他派了一批親信混到了民夫隊伍中,刺探與收集波茲人的各種情報,並分析整理出了波茲大軍在希頓半島上的兵力分佈狀況、物資運送路線等一系列資料,提供給南方的基巴達與雅倫。在後來的希波決戰中,腓力二世提供的軍事情報起到了重要作用。

希波戰爭結束之後,波茲軍隊撤出希頓半島,馬其頓的局勢一度很混亂,腓力二世趁機廢黜年幼的國王親自登基,不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