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先生,讓你們久等了,實在是不好意思。”

“大人軍務繁忙,還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宴請我們,對於我們這些背井離鄉、流落至此的人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寬慰了。”管寧頗有長者之風,長相俊朗的他當即拱手寒暄道。

林南走到了座位上,他對於管寧這個人很瞭解,管寧是一個清高的名士。並且是管仲後人。管寧在魏國是高士,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與平原華歆、同縣邴原號為一龍,寧為龍頭,後來因厭惡華歆的為人,便割席絕交,在當時傳成了一段佳話。管寧一生講學。居遼東。魏國曾經多次徵召,委以太中大夫、太尉、光祿勳等重職。管寧都堅決不受,被後人譽為一代“高士”。

他看著面前的管寧,加上歷史上對管寧的瞭解,心中默默地想道:“歷史上的管寧都不做官,估計我也請不動他,而且如此清高的人確實天下少有。不如就讓他留居遼東,當個傳播文化的教授也不錯,至少可以使得遼東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普及一下文化。”

“先生太過客氣了,諸位先生都是名動天下的高士,我林南今天能有幸結識諸位。實在是三生有幸。遼東雖然地處偏遠,可民風淳樸,而且郡中的惡霸也已經被我剷除了,已經趨於穩定了,諸位若不嫌棄的話,可以將此地當成第二故鄉,只要有我在,就會以國士之禮厚待諸位。”

“大人禮賢下士,我謹代表眾人謝過大人了!”邴原拱手道。

林南同樣也知道邴原這個人,和管寧齊名,加上華歆三個人便是一龍,華歆稱龍頭,邴原稱龍腹,而管寧則稱龍尾,是這個時候全國聞名的高士,在齊地這些名士裡,他的話當然具有代表性。他當即呵呵笑道:“諸位先生,我是武人出身,如果有所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諸位先生見諒。我準備在襄平建立一座聚賢館,想請諸位先生全部到館中居住,也算是我對諸位先生的一點心意了,還請諸位先生不要推辭。”

“這個嘛……”管寧遲疑了一下,隨即道:“那就多謝大人了。”

“呵呵,另外,還有一件事,我的手底下大多都是粗人,對於治理地方心有餘而力不足。而遼東郡下轄十一個縣,除去無慮縣已經荒無人煙外,其餘尚有十個縣需要一個稱職的縣令,我想請徵召諸位先生為郡吏和各縣的縣令,不知道諸位先生可否願意?”林南見這個時候是個良機,當即便將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

此話一出,在場的二三十位名士臉上的表情都各不一樣,有的顯得很興奮,有的卻無動於衷,但是所有的人都沒有說話,一時間大廳裡的靜悄悄的。

良久,管寧、邴原一同拱手道:“我等都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只不過是偶爾舞文弄墨,研究經學的學士而已,至於治理地方的事情,恐怕我等二人無法勝任,還請大人見諒。”

林南笑了笑,管寧、邴原的拒絕早在他意料當中,他當即道:“無妨,二位先生都是當世高士,既然想一心研究經學,我也不強求,但還有一事希望二位先生能夠同意。”

管寧道:“大人請講!”

“遼東地處偏遠,民風雖然淳樸,然而卻遠離王化,百姓對於許多先賢經典之學不甚瞭解,我想請二位先生待聚賢館建立而成之後,留居聚賢館教授遼東好學之士,以弘揚經典之學。一旦中原穩定,如果二位先生想離開遼東的話,我必定會親自護送二位先生離開,而只要先生在遼東一天,我都會好好的照顧好二位先生極其家人。不知道我的這個小小的要求,二位先生能否同意?”

邴原、管寧互相對視了一眼,目光中迸發出來了一致意見,當即一起拱手道:“如果我等二人再拒絕大人的話,就是不識抬舉了。大人能對百姓如此的厚愛,確實是遼東百姓之福。我等二人也甘願留在聚賢館,教授遼東好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