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呂東等負責人已經常駐長安去辦公了。
Beyond論壇開放註冊後,在林在山、李孝妮這些娛樂圈紅人的帶動下,Beyond社群的實名註冊人數在年初時便突破了1000萬,單比註冊人數,Beyond社群已然是目前大中華區最大的互動型社群之一。
靠著更新潮的理念和互動方式,Beyond社群成了很多年輕人交友和與朋友互動的第一選擇。
飛速發展中的Beyond社群,就像一個瘋狂膨脹的聚寶盆,向所有投資者都散發著誘人的魔力。
現在國內外有不少風投集團都在接觸Beyond社群,想給Beyond社群做二輪融資。
有關融資發展的這些事,就不用林在山操心了。
曾擔任李孝妮的Sunny投資基金的掌門人呂軍,已經應聘成為了Beyond社群的新CEO,這些事都由呂軍去談就好了。
原Beyond技術部的老大呂東,則負責整合Beyond社群的技術團隊。有關技術更新方面的事,也不用林在山操心,都由他們這些專家來做就可以。
林在山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建議呂東在開發和完善Beyond社群的同時,要給Beyond社群新開一個副站,簡稱為B站。
這個B站模仿的可不是另一位面的bilibili,而是Twitter、微博,要形成一個以手機接入為主的微部落格服務網站。
林在山很重視B站的建設,因為這將是Beyond社群未來自媒體功能的一大殺器,也是他們這些藝人脫離傳統媒體控制的重要手段,更是普通人向社會發聲的重要渠道。
既然要在網際網路方面有所作為,那Beyond社群就把臉書和推特一起抄好了,搶先一步,讓別人無路可走。
Beyond社群預計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將融資10個億,讓發展的速度更加突飛猛進。
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的潮流已經不可逆轉。
未來,網際網路企業將成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企業。
林在山現在還不敢去奢望什麼,但他希望Beyond社群能朝著世界級的網際網路企業發展。
按照現在Beyond社群發展的態勢,在兩三年內成為資產過百億的大企業,並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雖然現在Beyond娛樂是Beyond社群的最大股東,Beyond社群似乎是Beyond娛樂的一個組成部分。
但用不了多久,多輪融資後的Beyond社群,體量將遠遠的超過Beyond娛樂。
到時候Beyond娛樂這種偏傳統的走音樂、綜藝製作、藝人經營的娛樂公司,就會成為Beyond社群旗下的一個組成部分。
Beyond娛樂也將乘Beyond社群的網際網路之風,用網際網路的方式改變傳統的娛樂生態。
當然,那都是很遙遠的事了。
當下,林在山要先踏踏實實的走傳統的路子給Beyond公司在娛樂圈砸實基礎。
09年,Beyond公司除了要涉獵綜藝製作外,林在山還想在公司成立電影投資製作部,嘗試涉水電影產業。
如果以國娛為模板的話,國娛當年就是在偶像界獨領風騷後,立刻就涉水電影投資和製作,影視製作和投資當年讓國娛掙了大錢。
國娛後來能順利上市,就多虧了影視投資和製作的主體業務,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盈利。
如果光靠唱片業和經營偶像藝人撐著,國娛根本就上不了市。
箭靶就是個典型,只依靠單一的音樂產業,即便是大鱷,他們也沒有上市的資格,他們近年來的財務報表實在是太難看了,根本不符合上市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