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礎上,將部隊相對分散,由軍事進剿轉入對分散活動的小股匪和散匪進行分割槽駐剿,採取點面結合,分片包乾的方法,反覆進剿,拉網梳篦;三是各駐剿部隊在統一指揮下與地方武裝及民兵相結合,實行軍事聯防,使土匪無處藏身。

其五,發動群眾,武裝群眾,依靠群眾開展剿匪鬥爭,是剿匪作戰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

剿匪戰鬥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軍事與政治任務,只有堅決貫徹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群眾三者相結合的方針,才能獲得全勝。各剿匪部隊不論是在軍事進剿階段,還是在駐剿以及清匪階段,都把發動群眾、武裝群眾的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深入農村,進行艱苦細緻的發動工作,向群眾大力宣傳剿匪鬥爭的重大意義和方針政策。同時,組織群眾開展反霸鬥爭,解除反動地主武裝,實行退租退押,發展生產,建立民主政權,成立農會等各種群眾組織。這些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廣大群眾的階級覺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參加剿匪鬥爭的熱情。

3。 一個長治久安、旭日東昇的嶄新時代翩然而至

秋風夏雨,冬去春來。

一句著名的話語叩擊人們的心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是令人心醉的畫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北江地區的剿匪鬥爭隨著春天的腳步,畫上圓滿的句號。

土地改革的浪潮撲面而來,它拍打著青山高聳、綠野綿延的北江兩岸。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我曾經讀過這樣的評述:“波瀾壯闊的剿匪鬥爭,是偉大的人民戰爭在廣東地區的繼續和深入,是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任務的一個重要戰役。”

廣東剿匪既是激烈殘酷的軍事鬥爭,又是艱苦複雜的###和社會鬥爭。

旌旗獵獵,金戈鐵馬。

歷時三年多的廣東地區剿匪鬥爭宣告勝利結束了。

南粵大地的百年匪患正式終結,一個長治久安、旭日東昇的嶄新時代在萬眾振臂的歡呼聲中翩然而至……

後 記

第一次捧讀《林海雪原》,是在我老家祖居的小閣樓上,那時我剛上小學三年級,我是連猜帶估地“讀”完這部40萬字的長篇小說的。

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我以三年級的識字能力,開始闖入一個神奇的世界。楊子榮、少劍波、劉勳蒼、孫達得、李勇奇、姜青山、高坡、小白茹等傳奇般的剿匪英雄,成了我童年時代的精神翅膀,我一遍又一遍放飛心中的夢想,在只有一種聲音的世界裡,還有如此妙不可言的精彩故事!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尾 聲(3)

幾十年過去了,世事紛紜,許多記憶已被淡忘,但楊子榮獨闖威虎山的戰鬥場景,還歷歷在目。他那敏銳的目光,連腮的大鬍子,斑斕的虎皮背心和烏黑閃亮的二十響駁殼槍,不時縈繞在我的腦際;講著楊子榮“天王蓋地虎”的黑話,揮動著劉勳蒼的“日本關東戰刀”,成了我當年在小玩伴中最得意的“遊戲”。

於是在我幼小的心靈中,萌生了一種揮之不去的“英雄情結”。

十多年前,我成了新聞人,成了作家,我和朋友寫的第一個長篇就是反映“中共南委事件”的《南嶺黑風》,周恩來派來的特派員03那神出鬼沒的身影,像不解的“心魔”貫注於作品的始終;寫五嶺地區游擊隊征戰史的《五嶺鏖戰》,神槍手劉黑仔、“孤膽司令”馮光等遊擊英雄是我們的“傾情之作”。

幾年前,我應邀寫作一本建國初期廣東剿匪的長篇紀實時,我首先想蒐集的是楊子榮式的剿匪英雄素材,但幾經努力都沒有找到。

一些參加過當年剿匪的老同志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