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魂到順德,委任石友三為中央委員委員和第五集團軍總司令,要他趁蔣介石在江西剛剛打敗仗的有利時機,沿津浦路南下浦口,陳濟棠和李宗仁則先進擊武漢,再沿江而下,和他會攻南京。

李漢魂的到來讓石友三大喜過望,他雖然不會傻到僅憑汪精衛和李宗仁、陳濟棠的名頭,就敢再次冒著極大的風險擼蔣介石的虎鬚,可是石友三卻對這個時機很感興趣。

石友三對佔不佔南京可沒什麼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如何把張學良趕出關去,獨自佔領河北這塊寶地,將晉、冀、魯連成一片,和晉綏軍、宋哲元、孫殿英,再加上他大哥韓復榘,甚至還可能包括宋哲武,互相依託,沉靡一氣,讓蔣介石拿他沒有辦法,甚至也是拿在華北的這些地方勢力沒有辦法,他石友三就可以在河北安心做他的河北王了,等到羽翼豐滿,再揮師南下不遲。

而現在就是一個絕好的時機,石友三自然不會相信就憑汪精衛和李宗仁、陳濟棠幾人,即使再加上他石友三,就可以把蔣介石從南京趕走。要知道,就是剛剛結束的中原大戰,閻錫山、馮玉祥,再加上汪精衛和他李宗仁等一大批人,都不是蔣介石的對手。

不過他倒是認為,蔣介石剛剛做好第三次圍剿紅軍的準備,現在要他停止圍剿紅軍,轉而對付他石友三,那是絕無可能的。而且有汪精衛李宗仁、陳濟棠這些人在廣州一鬧,蔣介石就是恨他石友三入骨,也沒心思在這個時候來理他。

石友三很清楚,蔣介石之所以把北方交給張學良,完全是無奈之舉,他就是想要集中精力和軍力,去放手對付**。現在就是他石友三在北方鬧翻了天,蔣介石也只會乾瞪眼,拿他沒有辦法。等到蔣介石可以騰出手來的時候,他石友三已經在河北站住了腳,到那時,蔣介石大概也只好捏著鼻子預設這個事實了。

這個時候,也正是他石友三可以在北方放手施為的好機會。

雖然張學良在關內擁兵十萬,可他石友三並不在乎,別人可以怕他張學良,他石友三可不怕。別看他石友三隻有六萬四千多人,他這些部隊可都是當年西北軍的絕對主力,不要說是戰鬥力從來就沒有強過的東北軍,就是十萬中央軍精銳,他石友三也敢和他們放對。

十萬所謂的東北軍精銳,石友三是絕對沒有放在眼裡的,他依附張學良,僅僅是想找一個保護傘,好讓蔣介石不能編遣他的部隊,藉機削弱和吞併了。只要他大哥韓復榘、宋哲武,還有晉綏軍和宋哲元的那幾萬西北軍殘部不給他添麻煩,幫助他牽制一下河南的中央軍,短時間內把東北軍趕出關去,他是有絕對把握的。

對於在北方的這幾股勢力,石友三很有把握他們都不會找自己的麻煩。因為,如果他石友三把張學良趕出關去,少了一個礙手礙腳的“婆婆”,那是對大家都有利的事。

他大哥韓復榘就不必說了,宋哲武和徐永昌對於少一個在北平指手畫腳的張學良,那是絕無不高興的道理。而宋哲元、孫殿英等人和他有同門之誼,只要許給他們足夠的好處,拉他們一起幹也很有可能。

果然,派去晉綏軍聯絡的藏伯風帶回了一個好訊息,徐永昌和楊愛源雖然表示絕不插手石友三和張學良的事情,可是在晉綏軍中很有影響力的孫楚已經串聯了許多晉綏軍將領,答應在石友三起兵後助戰,條件是趕走張學良後,河北要有晉綏軍一份。另外,孫殿英也同意出兵響應。

不過,讓石友三有些意外的是,宋哲武和宋哲元卻都明確表示反對。

宋哲元表示,“西北軍就剩下二十九軍這點骨血了,他是不會讓二十九軍和石友三一起胡鬧的,否則對不起馮老總”。宋哲元這句話,差點沒把石友三的鼻子氣歪了,就好像只有宋哲元的那些殘兵敗將是出身西北軍,他石友三的部隊不是出身西北軍似的。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