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做一個不管事卻得終身富貴的侯爺,同時命令他進宮為姜皇后守靈,直到下葬之日為止。至於之後是否願意為姜皇后守墓就看殷郊個人的孝心了!
而那殷郊本就是一個極孝順的兒子,在被許許多多的人暗示姜皇后是因為自己被廢黜才走上自殺這條路後,心中羞愧難掩,當日便跪在顯慶宮外,請求紂皇允許他能為姜皇后守墓。
同樣悲痛姜皇后之死的紂皇自然不會拒絕殷郊的這份孝心,當即便允諾了下來。
此後不久,一直思念已故皇后的紂皇終於做下決定,將二皇子冊封為太子,以此告慰姜皇后的在天之靈,同時效仿先祖為自己的皇后辦理一場風風光光的冥婚,將她嫁給大王武丁!
“為亡故的皇后舉辦冥婚”這件事情在大商的歷史上非止一個帝王做過,因為商王們相信自己的祖先在冥界必然也是手握大權的君王,將自己心愛的妻子嫁給英明神武的列祖列宗不僅能讓她們得到先王們的疼愛,更能得到他們的庇護,過上如現世一般尊崇幸福的生活。
因此這件在後世帝王眼中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當時的商人看來卻是十分稀鬆尋常的事情。不僅如此,還有不少人為紂皇對已故皇后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動了,做出詩詞歌賦來讚頌這段可歌可涕的愛情!
而那因為姜皇后之死終於開始蠢蠢欲動的東魯也不得不因為紂皇給予自己女兒、外孫的尊崇而強壓下了對商紂的怨恨,重歸於平靜。
☆、120七年之養(三)
作者有話要說:
紂皇與姜後伉儷情深,而今姜後身死,悲痛欲絕又放心不下的紂皇決定效仿祖先將姜後嫁給幾位先王,委託他們照顧自己的妻子,這首先一位便是英明神武的武丁大王。
既然要為先王武丁與姜後辦理冥婚,朝歌自然要大大地操辦一場。雖然姜後是一個勤儉仁厚的皇后,奈何她有一個奢侈成性的人間丈夫。而那紂皇一時之間又改變不了吝嗇愛財的本性,便以參加婚宴的名義將各方諸侯邀請入朝,變相地向他們榨取錢財,填補這場冥婚的虧空。
而東魯因為是姜後的孃家,自然是包辦了“嫁妝”。甚至因為這次姜後所嫁物件是赫赫威名的武丁大王,東魯這次籌備的嫁妝比起姜後初嫁時還要厚重三分,才沒有落了禮制。
雖說這錢財方面是勉勉強強地填補上了,但是畢竟是紂皇嫁後,朝歌各個大臣都為這件事情徹底忙了起來——原本這些事情都應該由主管禮制的宰相來統一料理,只是那陳合太過愚笨,在聞仲聞太師歸朝後的第一天就上諫言將他罷免了,於是在國庫再次變成紂皇的私人腰包的同時,朝廷再次陷入禮儀制度無人掌管的境地。這紂皇嫁後又非是一般事情,朝臣們不敢怠慢之下自是事倍功半,忙的不亦樂乎!
因為已經到了八月份,正值秋老虎季節,屍體擺放上兩三日便會腐爛發臭,但是婚禮非是一時就能辦成,沒有辦法紂皇只好下令先讓匠人將姜皇后的屍體進行了處理,防止她過早腐爛!
終於大半個月後,大臣們草擬出了一份冥婚的奏章交由亞相比干遞給了紂皇。因為出嫁的是紂皇的皇后、未來君主的母親以及東伯侯的親生女兒,這些大臣倒是不敢有所怠慢。果然紂皇在翻閱了這份奏章後並沒有挑剔什麼。
就在大臣們在心裡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紂皇卻對那用三千名奴隸做殉葬這一樁有了意見,並且皺著眉頭十分憂愁傷感地說道:“朕知道眾位愛卿敬慕吾後美德,才會有此孝心,便是朕也願意多多的差遣人到冥間去服侍姜後——可是兩個月前聞仲聞太師辭官親自上呈的十策上名言要朕實行仁政,將奴隸赦免為賤民——太師是朕的老師,待朕若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