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全都帶走,今晚也讓弟兄們開開洋葷。我們第四路軍的軍餉雖然很高,可是讓戰士們花十幾塊大洋吃一小盤魚籽,恐怕這輩子他們都不會捨得的。還有,這魚子醬既然這麼名貴,給旅長、師長也各送十罐,讓他們也嚐嚐鮮。”

王彬點頭答應,轉身就要喊參謀傳達命令。

史澤波忙說:“團長,繳獲的武器彈藥也不能全都炸了”

王德民有些不解地說:“恩澎,這老毛子的魚子醬是好東西,我們是一定要帶走的。可是,這次我們帶的彈藥很充足,用不上老毛子的武器彈藥。再說,老毛子的武器彈藥和我們使用的口徑不一樣。老毛子的武器,在國內其他部隊都會當做寶貝,我們第四路軍可看不上眼。我們帶著老毛子的武器彈藥不僅沒用,還是個累贅。”

“而且,這些武器彈藥數量也太多,我們就是想帶走也不可能。雖然我也覺得炸了有些可惜,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讓老毛子再拿回去吧。”

“團長,我不是說要全部帶走。”

史澤波伸手從警衛排長手中拿過一挺蘇軍的德普轉盤機槍。

“團長,老毛子的這種7。62口徑的輕機槍很不錯,火力猛,彈容量大。比zb…26還要輕些。我們的zb…26和這種機槍對射起來有些吃虧,我們應該把這種輕機槍都帶走。”

“還有,我剛才拆開看過了,這種輕機槍結構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對精度要求不高,槍的機構動作很可靠,不管弄得多髒,對射擊效能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它的缺點是,只能進行連發射擊。還有槍管與機匣採用固定式聯接,不能隨時更換。不過,他的槍管散熱很好,我剛才打了兩盤子子彈,槍管甚至感覺不到多少溫度。”

“關鍵是,這種機槍使用的彈藥和老毛子水連珠步槍是一樣的,只要我們多收集些圓盤彈夾,在帶足老毛子的步槍子彈就行。這次老毛子運送的彈藥裡,步槍子彈一定會有很多。”

史澤波所說的水連珠,就是指蘇軍現在正規軍裝備的制式步槍——莫辛納甘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進入中國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庚子之亂”期間,當時俄國派出18萬大軍進佔東北並和清軍及抗俄義勇軍多次作戰,中**隊繳獲了一些。4年後,東北又成為日俄爭奪遠東霸權的主戰場。其間相當數量的莫辛納甘步槍遺失在戰場上,這是國人接觸這種武器的開始。

十月**後,逃亡中國的白俄又帶來了不少俄式步槍,被轉賣到各路軍閥手中。1924年,孫中山在廣東建立**政府,積極準備北伐。根據協定,當年10月,蘇聯“沃羅夫斯基”號輪船抵達廣州,送來8000支莫辛納甘步槍,每支配彈500發,用於武裝黃埔軍校的學生軍。

還有,當年馮玉祥在退出北京後,轉道赴蘇聯考察,爭取到蘇聯提供的包括大批莫辛納甘步槍在內的可裝備10萬人的軍火,經外蒙古運至國內,使得馮玉祥得以在五原誓師並投入北伐。

而從廣東輸入的那批給黃埔軍校的步槍中,一部分後來由國民**軍第20軍、11軍使用,他們最終參加了南昌起義,流落到紅軍手中。

到二十年代末,國內透過各種渠道得到的莫辛納甘步槍已有相當數量,使用範圍也很廣,因此上海兵工廠於1927年開始生產俄式槍彈,以供給國內所需。

由於莫辛納甘步槍發射時,不僅煙霧少,而且槍聲清脆,特別是供彈、發射動作乾脆利落,連續發射時如同水珠濺落,很受國人喜愛,故被國人形象地稱為水連珠。

二營長這時也說:“恩澎說的對,老毛子的這種機槍,射擊持續時間長,我們更換兩次彈夾,它才換一次,剛才我們二營就吃虧很大。”

“老毛子的這種機槍真有那麼好?竟然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