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兇手們採用的殺人方式也異常複雜,實際上,使用其他的殺人手法會使事情變得簡單得多,他們不惜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來謀殺一個普通的聚水坳村民,只能讓人想到一個目的——他們想讓這看起來很自然,他們不希望別人看出這是謀殺。達到這個目的,有兩個好處:第一,這會讓詛咒顯得更加真實,並且不會被人懷疑;第二,這事不會引來警察的注意。
一切都是為了保護背後的那個秘密。
“聚水坳還有多少人在外邊工作?”東方問。
假如謀殺是預防式的,那就不僅僅會出現在已知的幾名死者身上,也許其他所有在外地的聚水坳村民都被這種背後的力量控制著,只要動機一產生,謀殺機制便會立即啟動。這件事令人感到恐懼,但同時,也是案件中最為鮮明的突破口——如果這種猜測是真的,在謀殺動機沒有產生時,兇手,以及他所控制的那個謀殺體系,一定處於待命狀態,而根據模式,兇手應當就是被害者公司的老總,也就是將被害者招進公司的人,透過這條線索,也許可以找到目前尚未行動、尚未失蹤的兇手。
至此,案件的調查出現了三個重要的方向:第一,聚水坳的秘密;第二,斯華的身份;第三,未失蹤的兇手。
相比當初的茫然無知,這三條線索看起來異常鮮明,幾乎讓人已經嗅到了結案的味道。楊君和東方都有點興奮,兩人互相望了一眼,又將目光投到桌上的犯罪模式上,仔細思考著還有什麼沒想到的。
誰都沒有再說話。
過了很久,東方緩緩道:“有一件事。”
“什麼?”
“楊小惠的案子,”東方說,“楊小惠的案子,是明顯的刑事案件——為什麼只有她的案子是明顯的刑事案件?為什麼兇手不怕因此引來警察?”
雖然藍舟的案子也算刑事案件,但因為案情過於鮮明,基本上沒勞警察費什麼勁,和楊小惠的案子還是不同的。在楊小惠的案件中,如果不是楊君及時發現了張川,估計還得調查一陣才能找出殺害楊小惠的兇手,這個調查過程,對於真正的兇手來說,應當是要極力避免的。
“沒錯,這事還得仔細查查。”楊君說,“回頭我再找張川問問。”
“嗯。”
“不止楊小惠的案子,羅華的案子我也沒想明白,”楊君說,“他的案子符合犯罪的基本模式,可以肯定他也是被人害死的,問題是怎麼害死的,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
“這都是細節問題,先從我們確定好的幾點開始查吧,”東方說,“明天先去見了斯華再說。”
第三十二章 再次出現嚴重狀況
張川現在仍舊關在拘留所裡,江闊天原本打算等楊君的調查結果出來再結案,誰知道中途出了白華山的案子,張川的事只好暫且擱在一邊了,這樣被擱置的案件不在少數,幾乎整個南城的警力都投入到了白華山的案子之上。失蹤者的資料從各地源源不斷地送來,從2003年1月份到2005年7月份,全國符合條件的失蹤者竟然高達500多名,這個資料讓人目瞪口呆,每個人的第一感覺是:一定是弄錯了。然而並沒有錯,這個系列案件中的失蹤者遇到的情況驚人一致,完全符合江闊天判斷失蹤者是否屬於本案的標準,不僅失蹤前曾經接到過獵頭的電話,而且在容貌上存在驚人的相似度——這種相似度已經成為所有參案人員心頭的一個最大的疑問,誰都知道這肯定是條重要的線索,但誰也想不透這意味著什麼。
整個南城的警察系統都忙昏了,上頭派了好幾組人前來幫忙。由於人數太多,失蹤者的資料被分成十來個組,每個組負責不同區域,江闊天和他的小組仍舊負責南城周邊區域。調查的人手明顯不夠,大家忙著調查每個失蹤者的詳細情況,光這一項調查就幾乎把人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