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六十萬大洋,不過還是要求西北軍要接受張學良的整編。’

李文田看看宋哲武又說:“不過,據說張學良很看重張自忠,已經有意把晉南西北軍編成一軍,由張自忠出任軍長。”

“張自忠出任軍長?”

按照宋哲武前世知道的真實歷史,晉南西北軍最後被編成一軍,也就是後來的二十九軍,可軍長是宋哲元啊?怎麼又殺出來一個張自忠,在宋哲武看來,張自忠是在死後才名聲大顯,生前名聲並不怎麼樣啊?

“你是說,張學良會任命張自忠為二十……這個軍的軍長?”

二十九軍這個番號,是31年6月,中央統一國內各部隊番號時,配給這支西北軍餘部的新番號,這個時候可不會出現什麼二十九軍。宋哲武把那個九字,硬生生的嚥了回去。

李文田沒有注意到宋哲武的尷尬,搖搖頭說:“也不盡然,蕭振贏是吉林人,曾在奉軍孫烈臣部任過團長、吉林省田賦局局長、國會眾議院議員,和東北軍元老莫德惠、劉哲等關係莫逆。他從南京回來後,已經去了北平替宋哲元活動,估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不過,張自忠畢竟受張學良青睞,也不是沒有希望,我回來時,聽說張自忠去天津找他的老長官石敬亭去了,估計是想請石敬亭幫助他拿個主意。”

張自忠最後並沒有當上二十九軍的軍長,這一點宋哲武是很清楚的,難道是歷史的程序已經受到了他宋哲武的影響?

張自忠做軍長是好是壞現在還不好說,因為張自忠在天津、北平時,和日本人多少有些不清不白,國內輿論鬧得沸沸揚揚,都指他張自忠是最大的漢奸,為這事,張自忠差一點就被蔣介石殺掉。

宋哲武吐出一口青煙,思索著說:“張藎忱雖然受張學良青睞,可是西北軍這個軍長的位置,在我們的蔣委員長心中的分量可是非同小可,對馮玉祥忠心耿耿的人是很難做到這個位置上的,這個軍長蔣委員長是絕不會交給張藎忱的。”

“要知道張藎忱入晉時,南京方面給他空投了任他為二十三路軍總指揮的委任狀,可他沒有就任,還是進入了山西。這件事蔣委員長是絕不會忘記的,把西北軍的這點種子交給他,蔣委員長可是會擔心西北軍東山再起的,因此張藎忱做軍長,我們的蔣委員長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孫良誠和我的那位明軒大哥還是有希望的。”

李文田很贊同宋哲武的觀點,點頭說:“孫良誠雖然帶了不少部隊到晉南,可他自己的嫡系部隊都丟光了,這個軍長他是絕對當不上的。張自忠和石敬亭一樣,都為人刻薄,他在西北軍中,只和石敬亭、馮治安交好,和其他的將領相處的都不是很和睦。如果他任這個軍的軍長,其他將領都會不服,這個軍分崩離析那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是宋哲元當這個軍長到是最合適的。”

“不過,西北軍在晉南的部隊雖然有十來萬人,可是都是各部潰兵殘部,西北軍在晉南的十來位將領自己的部下都不多,唯有張自忠的六師建制完整,因此也是他的實力最強,估計張學良就是看中了他這一點。不過,最後到底誰做這個軍長,還要看蕭振贏在北平的活動是否奏效了。”

宋哲武嘆了口氣,他對不能收編西北軍殘部還是很遺憾的,這些西北軍的部隊,可都是精兵,如果把他們收編過來那可是太好了。

不過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人家不願意,那就只好罷手了。

宋哲武揮揮手說:“不管誰做這個軍長,他們都不會跟我們走到一起,而且據我們的情報,張學良已經答應晉綏軍編為四個軍,保留的部隊大概在十二三萬,晉綏軍現在有近二十萬的部隊,這次整編後,需要遣散的人員會有很多。就是西北軍整編為一個軍後,裁減的兵員也會有很多,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沒有地方去。燦軒,你先不要回代縣,著手準備招收這些裁撤下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