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地回去,也從此徹底放棄了和蔣介石一爭長短的念頭,轉而開始和蔣介石合作,最終導致了孫科政府的下臺。

可沒想到,蔣介石剛剛上臺,日本人又得寸進尺,在和南京近在咫尺的上海又挑起了戰火,而且更讓他驚訝得合不攏嘴的是,裝備人數都遠較東北軍差的多得多的幾千十九路軍,竟然打得訓練有素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丟盔卸甲,十九路軍不僅衝進了租界,還幾乎把日本人趕下海去。這讓汪精衛後悔不迭,早知這樣,倒不如讓孫科再多堅持幾天。這倒好,現在便宜了蔣介石。

現在汪精衛心裡不僅除了後悔,還很有些酸溜溜的。

不過,好在蔣介石似乎並不主戰,對日作戰蔣介石顧慮很多,蔣介石今天在中常會上雖然很少說話,可汪精衛能感覺得到,在對日問題上,蔣介石很清醒,顧慮甚至比他汪精衛還要多。

雖然汪精衛心裡並不願意蔣介石在上海和日本人大打出手,在國內博得更高的威信,可是近期一貫主戰的他,又無法馬上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所以,汪精衛在仔細斟酌一番利弊得失後,還是表態主戰。

“委員長說得好!軍心民心可用,我支援在滬抗戰。”

汪精衛頓了一下,用眼角掃了一下眾人的表情,繼續說道:“十九路軍僅用一個多旅,就打進了租界,足見日軍的戰鬥力並不比我們強的太多,對日一戰大有可為。”

何應欽哼了一聲,毫不掩飾心中的不屑,插嘴道:“汪院長對軍事瞭解的還是太少,日軍的戰鬥力要遠遠強於我們,即便是中央軍也沒法跟日本人比1;。十九路軍在閘北之所以能僥倖打敗日軍,除了日軍輕敵,指揮失當,還因為那是打巷戰,日軍的優勢火力發揮不出來。而且,即便對方是日軍的海軍陸戰隊,可畢竟還是海軍,打陸戰並不在行。”

“如果這一仗換成日本陸軍,只要日軍有一個旅團,十九路軍就未必能擋得住,更不要說打進租界了。”

何應欽的話,在國民黨內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見,尤其是在日本學習過軍事,或者在日本呆過的人,多數都有此想法。

對於何應欽的不敬,汪精衛心裡很惱怒,可是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淡淡地一笑道:“不過……”

汪精衛故意買了個關子,沉吟一會才輕咳一聲道:“上海江浙一帶畢竟是我們的經濟中心,那裡打亂了,對我們沒有好處,打於不打,這還得請蔣委員長決斷。”

汪精衛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我汪精衛的話,對於你手下這些丘八們沒有任何意義,打還是不打,那還得你蔣介石來定。

對於汪精衛模稜兩可的表態,最後又把皮球踢到自己腳下,蔣介石雖然很不滿意,可也不好表示什麼。

汪精衛不僅年齡比他年長几歲,在黨內資歷又極高,而最讓蔣介石不好表示不悅的還是他這次能如此快地返回權力中心,跟汪精衛有很大關係,這點情分他還不好忘得太快。

對於這位在黨內惟一的對手,蔣介石難得地露出了一絲微笑,點點頭道:“很好!很好!”也不知道蔣介石是說汪精衛的模糊見解好,還是說汪精衛的太極拳功夫好。

蔣介石把目光轉向何應欽。汪精衛發表完意見,接下來就該輪到何應欽這位軍政部長了。何應欽這位黃埔二號人物的看法,蔣介石向來十分重視1;。

何應欽在白天中常委會上,就毫不顧忌地堅決反對現在對日開戰,他認為任何區域性對日作戰都是危險的,都隨時可能引發中日全面開戰,他全力讚譽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認為現在和日本開戰,中國必敗,只有在徹底統一國內各派勢力,國家經濟情況出現大幅好轉後,才可對日全面開戰。現在,對於咄咄逼人的日本人,只能憑藉忍辱求全,忍耐退讓,依靠列強的勢力和日本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