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眾人一想,雖然有些牽強附會,卻也是道理,便議定尊稱張獻忠為老萬歲,建成一座雄偉壯觀的太廟祀張獻忠。同時約定,如果有大事要定,必須先在太廟之中焚香請示老萬歲之後,方可決定。
諸事辦完之後,四將心中才覺踏實,也有出身高貴之感,可以理直氣壯地面對清朝之中的親王將相。
然而好景不長。雖然他們能夠將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生產也得到發展,但他們始終覺得自己底氣不足。就像雖然有奶吃,卻無一個名分上的娘一般,心裡鬧得慌。
恰在此時,永曆帝朱由榔移居南寧。四人得知訊息之後,便有投到永曆帝名下的打算。
李定國說:“永曆帝是神宗之孫桂王之子,是大明朝的宗室。我們依附在他之下,比起現在更能號召民眾起來反清復明。這樣有助於我們的大業完成。”
孫可望說:“我聽人說永曆帝平庸無能,只怕我們受他節制後,不僅不能得其相助,反而被其制約,那就適得其反了。”
劉文秀知孫可望心中憂慮的除此之外,還怕自己的為尊地位因此動搖,便說:“我們既想投到永曆帝的名下,又想不受其節制,這事恐怕難辦!”
歷來沉默寡言的艾能奇卻突然說:“我倒有一個想法,不知行不行?”
眾人都說:“說來聽聽。”
艾奇能說:“我們承認永曆帝的皇帝之位,但要永曆帝保證我等王爵之尊!”
孫可望與劉文秀都稱好,李定國卻覺得不行。李定國說:“永曆帝手裡雖然既無土地,又無諸侯,是個假皇帝,但他畢竟是大明朝的宗室,自視甚高,不一定會認可我們。”
孫可望說:“我倒覺得,經過多年的準備,我們不僅有廣闊的土地,還有豐富的物資,對於過著行蹤無定,漂泊無常的流亡生活的永曆帝來說是應該有吸引力的。”
經過四人的反覆商量一致認為對永曆朝廷實行聯合恢剿的策略。並於一六四九年五月派人帶著二十四兩金子,四塊琥珀,四匹馬去南寧與永曆朝廷談判。
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堅持平等的地位與永曆帝談判,大西軍寫給永曆帝的書信是用方幅黃紙,不奉朔也不建朔,以示平等。信中明確表示:“今之奏請,為聯合恢剿之意,原非有意以求封爵也。”並指出:“先秦王蕩平中土,掃除汙吏,王繩父爵,國繼先秦。”綜合起來,大西軍提出聯合抗清的條件有二:一是大西軍繼續保持“秦王”稱號;二是:大西軍的軍權必須仍然掌握在四王之手。
永曆朝廷在看了書信之後,朝廷上下一片譁然,且為此而引起了強烈的爭議。一派認為:大西軍名為投永曆帝而來,卻又要與永曆帝平等,其軍權不受永曆帝節制。天下哪有君主與大臣平等的道理?若如此,皇帝以何君臨天下?要聯合可以,大西軍的軍權必由朝廷掌握。而一派則認為:大西軍的軍權不管在誰手中,都是在抗清。既然大西軍在四王手中之時,也在奮力抗清,又何必一定要這軍權呢?再說自己的朝廷雖然是名正言順的,然而既無土地,又無諸侯。沒有人供奉還不說,連個立足之地也沒有。與其這樣,倒不如答應大西軍,大西軍得了名分,我們得了實惠,雙方都不吃虧。
然而,永曆朝廷中的反對派佔了上風,談判沒有成功,訊息傳到大西軍之中後,四王均感憤憤不平。
尤其是孫可望,覺得此氣難忍便氣憤地說:“秦王沒有依附朝廷,舉兵之時,一舉攻陷湖南、江西、廣東、廣西,於四川稱王。我等沒依附朝廷,卻建立了以雲貴為中心的勢力範圍。對於我們來說,有沒有皇帝,都是一個樣!倒是他永曆帝,雖然貴為皇帝,卻無立足之地,過著流亡生活,已與乞丐無異,反倒翹起了尾巴。”
孫可望的一番話使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