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來報名吧。”張譚想著這些事,回到了宿舍,宿舍門是開著的。
裡面的一張床鋪上,正坐著一位虎頭虎腦,但是身材很單薄的學生。
一瞬間,張譚腦海裡,就浮現出了對這個學生的記憶。
王飛虎。
長灃縣土山鄉啞巴店村人,張譚高一的同班同宿舍同學,是個個性比較**的傢伙。高二文理科分班後,去了理科班。此後張譚跟他就聯絡漸少了,畢業後更是各奔東西,未曾聯絡過,他也沒來參加過同學會。
只是互相加過qq,偶爾張譚會瀏覽到他的動態。
知道他在黑瀧江省與俄羅斯交界的烏蘇里江上游的興凱湖,國防哨所裡當兵。他有一張照片,張譚印象比較深,王飛虎穿著厚厚的軍大衣,扛著槍,踩在興凱湖冰層上,背後就是寫著“興凱湖”三個大字的石碑。
“你好,我們一個宿舍啊,我叫張譚,張遼的張,譚嗣同的譚,你呢?”張譚笑著問。
“我叫王飛虎。”王飛虎看上去有些拘謹,雙手支撐在床沿,不是很習慣這裡的環境。
宿舍的確太破舊了一些。
張譚掃了一眼宿舍,除了多了王飛虎之外,還有兩個床鋪已經放上了被褥:“這兩個人,你認識了嗎?”
“不認識,我來的時候,他們就不在了。”
“哦,你幾點來的?”
“剛到沒一會。”
“老家哪的?”張譚明知故問。
“啞巴店你知道嗎?”
“知道,土山鄉對吧,我家崗集鎮的,跟你們家土山鄉挨著的。不過土山來雙墩,距離不近啊。”張譚熟絡的帶動話題,他畢竟是三十多歲的大叔,再怎麼裝嫩,也遠比王飛虎這樣的青澀少年要成熟,尤其是交際方面。
王飛虎不好意思的說:“上長灃的學校,一樣很遠,而且沒考上長灃一中,去長灃也沒意思。”
“我也是這麼想得。”張譚附和。
合淝市是安微省的省會,下轄三縣四郊,長灃縣是最北邊的縣。地形上呈一個南北走勢的長條形狀,有兩條公路合淮路(206國道)、合水路(縣道)貫穿南北,並列在縣裡左右兩邊。鄉鎮的分佈,基本上也是沿著兩條公路,左右對稱。
雙墩鎮在長條形最南邊的右邊,崗集鎮在最南邊的左邊,兩個鎮緊挨著,都與合淝郊區毗鄰。土山鄉緊挨著崗集鎮,但是距離雙墩鎮就要遠了一些,尤其是在當下還沒有修建村村通的情況下,得從合淝市繞路。
按照常理,合淮路沿線鄉鎮,跟合水路沿線鄉鎮,很少有交際。合淮路沿線鄉鎮的學生,跑去合水路沿線的雙墩中學唸書的,很少,成績差的基本上都留在本地念書,成績好的則選擇去了水家湖鎮。
水家湖鎮是長灃縣的城關鎮,位於長條形最北邊的左邊,一中、二中都在這裡,與崗集鎮中間隔著羅塘鄉、莊墓鎮、義井鄉、楊廟鎮、吳山鎮、土山鄉,很遠。
換句話說,長灃一中在縣北偏西,雙墩中學在縣南偏東,一北一南,起碼距離七八十公里。
因此,選擇來雙墩中學唸書的王飛虎和張譚,都有些突兀。
有了這麼一條相似的經歷,王飛虎漸漸的拘束少了。
聊了沒一會,天就要黑下來。
“去吃飯嗎?”張譚問。
“好。”
……
雙墩中學的食堂,還沒有後來的那種刷卡機制,都是買飯票,當然,直接給錢也不是不可以。飯票分為兩塊、一塊、五毛、一毛四種,是那種比火柴皮稍小的長方形塑膠皮。
綠色的是兩塊的,紅色的是一塊的,一塊錢能打到一份葷菜;黃色的是五毛,五毛可以打到一份素菜;藍色的是一毛的,可用來打米飯或者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