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差信的動員之後,參與此次勸投的一共有五名的暹羅軍軍官,包括差信在內的他們六人,剛才見到了大華軍隊的演練之後,都被嚇得心戰膽跳,暗自慶幸自己沒有遭遇到大華軍隊的這般招呼,否則,就是三頭六擘也難以抵擋。所以,見了演練後的他們,就更為被困的同胞著急。

第一個出來廣播的是差信,他提著雷曉飛為這次廣播而特意糊成的喇叭,對自己曾經的同伴,通報了供給已經被切斷,後援部隊全部著俘的情況,還說出了大華部隊已經在村子的附近佈置下了大量的“陷阱”,他們已經無路可走。然後他又把自己的親自經歷對曾經的那些同伴道出,呼籲同伴不要成了某些國內的戰爭狂人的犧牲品。

差信的話,讓絕大部分計程車兵都動了心,也讓他們在絕境之中,看到了一絲生機。

第620章孤身勸投

雷曉飛既然已經給這次戰役定下“困”的戰術,他也就不著急,一直讓按兵不動,只是讓士兵嚴密監視現場,放任差信他們進行“演講表演”。

一時間,現場的氣氛顯得很奇妙,本就一副劍拔弩張的氛圍,卻因穿插了一場講演,而讓現場的氣氛變得有點不倫不類。大華這邊的將士在虎視眈眈,而暹羅的軍隊卻呆頭鵝般站著,在聽差信幾人的說教。

現在的這副情形,正是雷曉飛心中希望見到的情景。他做了這麼多的演練工夫,耗費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無非是想不戰而屈人。孫子兵法不是有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嗎?

差信他們的口水並沒有白費,在幾人說到了口渴舌干時,他們的同伴,剩下的暹羅入侵軍,終於有了反應。那邊跑出了一個信使來,對正在喊話的差信說道,大首領想請差信到他們那邊一談。

差信聽了這個傳令兵的邀請後,愣住了,用眼神向雷曉飛作了請示。

按常理說,見了這副自方必敗之局後,如果對方的首領有點理智的、又愛惜將士生命的,都不會輕舉妄動。

現在對方的首領邀請差信面談,有兩種可能,一是對方的首領是個思想極端的戰爭狂人,對差信等人的投降和勸投行為看不過眼,要引他過去殺雞儆猴;還有一個可能是對方的首領已經有了投降的意向,只是想向差信深入瞭解情況後,再作定奪。

雷曉飛對差信說道:“那大首領的性情,你應該很清楚啦,這事,就由你自己決定吧,如果你認為此行不安全的話,你可以不用去。”

差信遲疑了片刻後,就決斷地向雷曉飛行了個禮,然後,跟著那傳令兵向裡面走去。

大首領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就算冒點險,也一定要與他解釋清楚,動員他不要為國內某人的過失,而丟掉自己和幾萬士兵的生命。差信就是抱著這樣的念頭,冒著被自己人視為叛徒的危險,去與大首領會晤。

等待的時間總是讓人覺得特長,差信好像已經進入敵陣許久了,還沒有出來,也沒有訊息傳來,是不是他在裡面出了什麼事呢?還是他反過來被那大首領說服了?時間就在眾人的胡亂猜測中一分一秒地溜過,差信還是沒有訊息。

在整個現場中,雷曉飛是最鎮定的人。對方與差信談得越久,就證明了越有戲。如果對方沒有那方面的意向,也就不會浪費這麼多的工夫。應該是對方有大首領還在猶豫不決中,詳細向差信瞭解每一個細節,好決定身後那幾萬將士的命運。

直到眾人感覺好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長的時間,差信才走回到了雷曉飛的面前,對他說道:“我把能說的都已經對大首領說了,還是沒有讓他打定主意,他說,想見這邊的最高長官一面,並面談一次。不知長官接不接受邀請?”

雷曉飛向差信瞭解了他與大首領的整個談話內容後,果斷地對差信說道:“你就去回覆大首領,說我同意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