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三桂的人馬到達錦州城外之時,突然停滯不前了。吳三桂問是何緣故?部下立即前去探察。不久,來報說是錦州部分百姓不肯離城,正與先前駐紮在錦州城內的官兵相持不下。吳三桂聽了,便下了馬車,騎馬前去。

吳三桂騎馬到人群之前停下來。部下向駐紮在錦州城內的清兵介紹了吳三桂的身份,官兵們立刻向吳三桂行禮!

吳三桂問:“你們為何與百姓爭執?”

那官員說:“只因我們接到命令說平西王即日到錦州,要我們將錦州城裡的一些官宅空出來,讓給平西王及將領們住。可是這些百姓執意不肯離開,所以才將他們驅逐出來。”

吳三桂又問百姓:“他們說的可是實情?”

百姓中一老者說:“是實情。”

吳三桂問:“既是實情,你們為何不肯搬出?”

老者說:“只因我們根本不相信。”

吳三桂問:“你們不相信什麼?”

老者說:“平西王引清兵入關,驅賊出京,平定西北,於大清國有天大之功,況且我們聽說皇上對你又是晉封又是賞賜,所以我們推測:無論如何,平西王也不可能再到錦州這個偏壤之處來,肯定是待在京城之中享清福了。再說,平西王是行伍出身,打仗是將軍的天職,平西王又怎麼會跑到錦州來呢?因為錦州這地界上,除了我們百姓之外,便只有清兵,再沒有賊寇什麼的,用得著平西王這樣英勇善戰的王爵來麼?所以我們不相信。”

吳三桂聽了老者那些帶刺的話,心裡不是個味道,可是又不好說他。再說,他知道百姓對自己的行為有些看法,一般之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現在到了錦州,這裡都是他的父老鄉親,說不定其中就有人是舅父祖大壽的朋友,自己怎麼能對他們發怒呢。

何況,自己打算在此休養生息,便得與百姓相處好。否則自己將來憑什麼發展呢?想到此處,吳三桂對那官員說:“你們將這些百姓放了,是去是留任其自然。”

那官員依言放了百姓。百姓便三三兩兩出了城,並不見回去的。

吳三桂便感到奇怪了:剛才這些百姓還在與清兵爭執,要賴在城裡的一些官宅裡不走,現在自己讓他們任意舍取,他們怎麼反而走了呢?他有些不解,便騎馬趕過去問那老者:“我讓你們自由,你們怎麼反而離去呢?”

老者說:“先前是以為平西王不會來,所以想賴在官宅裡不走。現在明明見平西王來了,我們怎好賴著不走呢?”

吳三桂說:“沒有關係,你老如果想繼續留在官宅,儘可自便,我們可以同居一處嘛!”

老者說:“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有官能與百姓同居一處的!你不要騙我了。”說完之後,便揚長而去。

吳三桂怔在哪裡,一時回不過神來。

吳三桂覺得這老者話中有滿含機鋒,絕非等閒之輩,遂有將他納入自己門下的念頭。於是,他如此這般的招呼部下而去。

吳三桂又跑過去問那官員:“錦州城裡的官宅怎麼會讓百姓佔了呢?”

那官員說:“只因為那年被大清攻取之後,再未設重兵把持。所以其中有許多空房,百姓趁隙而佔之。”說到這裡,官員像想起了什麼,突然問:“不知平西王想下榻何處?我好叫人前去整理。”

吳三桂想了想說:“就住在原總兵大人祖大壽的府中吧!你叫人去整理可以,可別動了祖大人府中的東西。”

二、吳三桂與老者密談休息養生之道

吳三桂攜家帶口進入原總兵大人祖大壽的府第,便拋下眾人,獨自到府第四周巡視起來。發現昔年聞名關外的總兵府,今日卻呈一派破敗之相:屋宇破損,庭院荒涼,雜草叢生,哪裡像一個總兵府,倒好像是斷了香火已久的寺廟。吳三桂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