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
其三,草原上各種蟲子、草籽、嫩葉、灌木籽、樹種很多,這些東西雖然人無法下口,但家禽可以覓食,在草原上養雞比在家中圈養喂糧食相比,平均每隻雞可以節省四五斤糧食,這些省出來的糧食完全是家禽從草原上自由覓食而來,那些蟲子、種子和嫩葉。整個大漢可以每年要吃掉七八千萬只雞,如果全部喂糧食就要消耗四億多斤糧食,如果把家禽放在草原上放養,就可以省下四億多斤的糧食,這些糧食又可以養活一百多萬貧民。
其四,在草原養雞鴨鵝,只需要利用草木生長的三四個月,加上孵育以及後期販售所需要的時間,牧民前後花費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如果牧民轉作專門養家禽,完全可以勞作半年,休息半年,傳統的接冬羔、冬李放牧等辛苦活從此遠離牧民。最關鍵的是,即使在勞作的半年時間內,放養雞的勞動強度遠遠小於放養同類經濟效益的牛羊,年齡大的牧民或婦女均可勝任。一個牧區婦女養殖二千隻雞,每天餵食三次,一次耗時不到一刻鐘,還不及她為一隻奶牛擠奶的時間,一個牧民可以輕鬆放養五千只家禽。
其五,大大地提高了牧民的收入。這是這些好處裡面最為關鍵的,我們再好的治理草原的想法,若是不能給這些牧民帶來好處,註定都會失敗的,失敗的結果就是他們棄我們而去,投奔鮮卑人、丁零人。可以跟你們算一筆賬,養一隻雞售賣出去可以賺二十錢,五千只雞便是十萬錢,綜合起來還是比放養牛羊馬賺得多些,而且輕鬆多了。
其六,減少對草原的破壞,減少草原沙化的危險,促進草原的恢復。沒有大型家畜過度放牧的威脅,那些剛剛遭受一些破壞的草場,比如白城子附近的草場,雖然露出沙地,但若是積極種草,放養家禽,就完全可以在一兩年內把當地的草場恢復到最好的時候。
其七,草原空氣新鮮,沒有中原地區的疫病,在草原放養雞鴨鵝,很少得病,可以放心飼養。”
呂布把在草原上放養家禽的七大好處說出來以後,田疇等太僕寺官員們面面相覷,呂布說的沒錯,這些好處都是可以確認而知的,只是大將軍一直身在軍旅,怎麼會知道這麼多家禽飼養的事情,不過他們不敢問,呂布也不會告訴他們,自己在後世曾經參觀過蒙古牧區的一個大養雞場。
田疇想了一下,提出一個疑問:“主公,雞鴨鵝等家禽,從草木間啄一些蟲子吃,還則罷了,但是他們吃草籽、嫩葉、灌木籽、樹種,會破壞牧草、灌木、樹木的繁衍,恐不利於鞏固水土。”
田疇這個問題難不倒在草原長大的呂布,呂布想了想,答道:“牧草、灌木、樹木每年結子無數,最後繁育下來的有多少呢,大部分種子都因為散落的地方不適合生長,都壞掉了,與其讓這些草籽種子白白壞掉,不如放些家禽去覓食。…;
當然,草原上也不可能飼養太多家禽,養多了賣不出去。畢竟現在大漢民眾的生活都不好,能有一碗稀飯吃就算不錯了,誰還想買只雞吃呢,以我推論,現在整個大漢民眾平均一年吃不到一隻雞,一年食用的雞鴨鵝數量不會超過五千萬隻,而且各個州郡的大漢民眾都會在自家院落裡養些雞鴨鵝,完全能夠自產自銷,草原上頭幾年能夠飼養的家禽不會超過三千萬只,三十萬牧民每個人能夠飼養的不會超過一百隻。
當然等大家的生活水準都好起來了,每個人每年能吃上幾十只雞的時候,整個大漢一年要吃掉十億隻雞的時候,草原上便可以放養幾億只雞。”
田疇又問道:“主公,現在就要開始推行嗎?”
呂布仔細想了一下,輕輕搖搖頭道:“先不要強力推行,先鼓勵牧民們嘗試著飼養一下家禽,要把養雞鴨鵝的七大好處給牧民們講解清楚,講解清楚後,讓他們自動自願地向官府採買雞種,不要強迫。”
雖然搞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