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是魚類中懷卵數最多者。幼魚被瘤狀棘突,隨年齡增長而漸消失。身體變為卵圓形。

翻車魚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體重可達3000千克。

早在30年代。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古格就曾對翻車魚進行過研究,並宣稱巨大的翻車魚是動物界的生長冠軍。它們的幼魚僅有0。25厘米長,而長到成年魚時可達3米長,體重比幼魚時增加了6000萬倍。

這時候員工們也找到了翻車魚進入漁場的影片,在影片中古弘宇清楚的看見,進入漁場的果然是兩條體型非常巨大的翻車魚。

這裡的漁場整個邊界線幾乎都用漁網和外海隔絕,真想不到這兩條巨型的翻車魚是怎麼找到海島之間的這條通道的。

“這兩條傢伙夠大吧。我看起碼一噸以上的重量,弘宇,它們進了我們的漁場你看怎麼辦?”二表哥問道。

古弘宇想了想說道:“翻車魚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它們的性格很溫和,吃的食物以水母、浮游動物為主,平時也吃甲殼動物、海蟄、和海藻,對於我們的漁場影響破壞都不大。我看就把它們留在漁場裡好了。”

“唉。我還以為這次有機會嚐到翻車魚的肉了呢,這樣龐大的個頭也不知道肉質好不好吃!”一位員工聽到古弘宇的話後遺憾的說道。

“吃吃吃,就知道吃,平時我又不是不知道你們幾個禍害漁場裡面的東西還少,沒事就潛水,漁場海底的扇貝、龍蝦、海蟹你們還吃得少了!”二表哥笑罵著說道。

古弘宇也笑了,這幫員工都是些吃貨,對於他們平日偶爾潛水抓捕漁場中的一些魚蝦蟹。古弘宇往往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堅守海島的員工平時工作就很無聊。再說就他們自己吃一些海鮮又能損失多少,整片漁場中的各種生物都長得太快了,他們不吃其他大型的魚類也一樣會把處於生物鏈底層的魚蝦蟹幹掉。

幾位員工被二表哥說得很不好意思默默的低著頭,古弘宇看著這個情況又是一樂,看樣子二表哥在管理上面還是很有權威性嘛!

於是他在一邊說道:“走,去看看翻車魚在漁場中做什麼呢,你們以後想吃翻車魚還是有機會的,因為這次來了兩條翻車魚,說不定以後還回來很多條呢!”

“是啊,我們的漁場現在這麼好,裡面現在就有很多討厭的水母,這可是翻車魚的最愛哦,翻車魚一定還會被水母吸引過來的!”觀測員小劉頓時高興起來。

在沒有親自看到翻車與之前,什麼幾噸幾噸大的魚類在古弘宇的腦海中還是沒有具體的概念。

當眾人駕駛著一艘機動船在漁場找到那兩條翻車魚的時候,直到這一刻古弘宇才知道翻車魚的龐大,它們之前慵懶的在水面上橫躺著,像一塊巨大的在海面上漂浮的浮木。

這時候翻車魚的很多資訊在古弘宇腦海中浮現,由於翻車魚的身體像鯧魚那樣扁平,它能利用扁平體形悠閒地躺在海面上,藉助吞入空氣來減輕自己的比重,若遇到敵害時,就潛入深處,用扁的身體劈開一條水路而逃之夭夭。

在天氣好的時候,有時能看到這些魚像睡在海面上一樣,一面向上平臥著,隨波地飄蕩,不熟悉的人會認為它們是死的,就像目前他們看到的一樣。

成年後的翻車魨,一般個體比較大。

然而,這種魚的肉看上去雖雪白細膩,肝內含有有用的脂肪,但美中不足的是,煮熟的魚肉味道欠佳,甚至令人生厭,所以說翻車魚其實並不是並不是人類的理想食物,當然這也要看各位吃貨的烹飪手法咯,擁有高超廚藝的吃貨在處理食材這方面就會佔有絕對的優勢。

翻車魨能發出一種奇怪的光,一到夜晚,它的身體各部位閃閃發光,使人把它誤認為是火或某種發光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