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實話,以夏國現在的體量最多也只能威脅西域,威脅中原就是一個笑話了。
除非楊毅吞下河中地區,然後再發展個二三十年,倒是有那麼一丁點可能。
不過今日楊旭說出這番話,只怕楊毅沒哪個機會了。
一句話,中原只要稍微有點樣子,遼東、漠北、西域機會都不大。
給中原一點壓力也未嘗不可。
“你一定要記住,無論將來發生什麼,你們始終是親兄弟,不可效曹氏同室操戈!”楊崢也只能言盡於此。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歷史上司馬家自以為吸取了曹氏的教訓,大封諸王於內,終釀成八王之亂。
司馬家的內鬥比曹氏更狠。
“兒臣謹記!”楊旭拱手道。
楊崢遂不在這個問題上多言,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如今康居、大宛既然拿下了,該準備進軍河中了。
這是楊崢多年的夙願。
杜預的奏表中其實也有請求援軍的意思。
小心使得萬年船。
爭奪河中已經失敗了一次,上一次準備不足,這一次若是失敗,只怕國中的阻力會非常大,時至今日,楊崢不可能不在乎主和派們想法。
以魯芝為首的傳統士人認為大秦的疆域已經足夠大了,主張修“德政”,希望大秦停止擴張的步伐,發展國內。
畢竟國中還有很多土地沒有開發。
百姓雖然吃上了一口飯,卻並沒有脫離飢寒和天災人禍的威脅。
魯芝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陛下武功足矣,極西之地,得之難守,虛耗國力,若不遷徙百姓,十年之後,又淪落胡塵。”
楊崢指著沙盤道:“伯父之言,朕豈會不知?然雍涼之地,羌胡、匈奴、鮮卑極多,朕樹以外敵,可以凝聚人心。”
其實玩的也是後世老美的一套,找個共同的敵人,凝聚內部。
再則,大秦的軍功制已經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成為一條底層向上的通道。
不打仗,秦軍的利益就會被動搖。
秦軍為何這麼勐?
還不是利益給的足?敢玩命就能改變命運。
你現在不給他們正規的渠道玩命,他們就會在別的地方玩命了……
科舉,給寒門庶族一個機會。
征戰,則是給底層將士一條明路。
“伯父大可安心,朕不會動搖國本,歷次征戰也是小規模出兵,河中地處商路重鎮之上,土地肥沃,豈能落入他人之手?”
“既然陛下早有打算,老臣就不多嘴了。”魯芝拱手道。
思忖再三,楊崢決定派文鴦領三萬中軍支援西線戰場,畢其功於一役。
朝會之上,文臣們一片沉默,將領們興致高昂。
每個派系都有每個派系的利益,三萬中軍出征,大興倒也承擔的起,也都在各派系容忍的範圍之內。